人民網
人民網

率先以自貿港法規形式對臨時仲裁作出規定——

在海南,享受與國際規則無縫接軌的仲裁服務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蔚林
2025年07月22日08:17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海南仲裁新規落地,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與國際規則無縫接軌的仲裁服務,更有利於增強投資信心、穩定交易預期、維護交易安全!”日前,一例從新加坡回流到海南的跨境商事臨時仲裁案件在洋浦審結,令當事人倍感振奮。這是海南自貿港臨時仲裁制度首次吸引跨境爭議在本地化解,意味著這項制度的域外公信力經受住了國際檢驗。

何為臨時仲裁?海南省仲裁協會會長劉道俊介紹,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仲裁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由各國間迥異的司法體系和民商事法律制度帶來的障礙,在國際商事糾紛領域中普遍適用並得到各國法律和國際公約的認可。相比機構仲裁,臨時仲裁具有費用更低、形式更靈活、程序更便利等優點,同時在仲裁員、仲裁規則、審理方式、審理期限等方面賦予當事人更大的自由選擇權,特別適合作為商事糾紛爭議的解決方案。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2024年7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應運而生、正式施行。這是我省出台的第三十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配套法規,主要亮點是在國內率先以自貿港法規形式對臨時仲裁作出規定,為商事主體提供與國際接軌的仲裁服務,推動我省仲裁制度改革創新、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達到了新高度。

根據《若干規定》,在海南自貿港注冊的企業之間,海南自貿港注冊的企業與國外、港澳台企業之間,以及國外、港澳台企業之間的商事糾紛,都可以在海南自貿港進行臨時仲裁。為了最大限度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若干規定》還允許當事人自行選擇仲裁員、約定仲裁員人數,以及協商選定仲裁員程序等。在洋浦審結的這例案件中,當事雙方共同選擇的臨時仲裁員,就是根據實際需要、按照規定條件,從約定仲裁機構的推薦名冊之外選擇,並經過海南省仲裁協會認可的。

劉道俊說,《若干規定》施行后,海南省仲裁協會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性監督指導職能,對標《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等國際通行的制度規范,先后出台了海南自貿港臨時仲裁規則、快速仲裁規則、仲裁員信息披露指南等配套制度,並結合臨時仲裁庭審實際制定了臨時仲裁通知書、答復書、裁決書等示范文本。

“有了這一系列的制度保証,臨時仲裁庭審公平專業、流程順利高效,確實為企業節約了不少成本。”洋浦一案申請人新加坡某公司委托代理人表示。被申請人海南某公司委托代理人也認為,此次臨時仲裁庭審彰顯了法律的公平公正,讓本地企業充分感受到了海南自貿港臨時仲裁制度的優勢,進而對海南自貿港法治化營商環境充滿了信心。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省司法廳了解到,為了讓新規惠及更多商事主體,該廳成立了海南自由貿易港臨時仲裁制度集成創新宣講團,並開展了全面立體、持續多維的宣傳推介——一方面“請進來”,承辦海南自貿港法律周之臨時仲裁推介會等活動,邀請境內外知名仲裁專家建言獻策﹔另一方面“走出去”,到省國資委、海航集團、海南控股等多家單位和企業開展宣講,到法國、英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辦的國際商事仲裁服務推介和交流拜訪活動、亞洲多元爭議解決峰會等進行推介。

“我們已經公布了第一批臨時仲裁員40名、儲備了仲裁秘書70名,可以滿足當前海南自貿港臨時仲裁的基本需求。”劉道俊介紹,后續,海南省仲裁協會還將圍繞科技創新、生物種業、商業航天、涉外知識產權、跨境醫療糾紛等領域積極打造臨時仲裁的特色應用場景,同時有針對性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第二批臨時仲裁員遴選,努力將各行各業的頂尖專家吸納進海南自貿港臨時仲裁員名單中來,全面提升臨時仲裁員的專業屬性、國際屬性,以更加貼近海南自貿港各行業主體的實際業務需求。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