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一片“小葉子”,長成“大產業”

人民網“行進中國”海南調研採訪團
2025年07月22日10:32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坐在毛納村的涼亭裡,村干部王政珠捏起一撮紅茶放入茶杯,再沖入沸水,隨著原本蜷縮的茶葉在水中迅速舒展,茶湯從淺黃漸變為琥珀色,仿佛把整個雨林的陽光都融進了茶湯裡,湊近一聞,濃郁的蜜蘭香扑鼻而來。

“來到五指山,如果不喝一杯我們這裡的雨林紅茶,肯定是會有一些遺憾的。”6月26日,王政珠笑著對人民網2025“行進中國”大型融媒體系列調研行採訪團成員說,正是因了這杯紅茶,毛納村才從一個隱藏在五指山腹地的一個小村庄,成為遠近游客必到的網紅打卡地。

五指山主峰。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琥珀湯,蜜蘭香”,這是很多人在端起一杯五指山雨林紅茶的第一印象。

海南五指山地處海南中部生態保育區,素有“海南之肺”“天然氧吧”的美譽,是全省的生態核心區和主要河流發源地,也是唯一被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包圍的城市。氣候溫潤,這裡的熱帶雨林氣候如同天然溫室,年均22.4℃的氣溫、1690毫米的降雨量,讓茶樹全年都在“喝著礦泉水、呼吸著負氧離子”。與此同時,這裡還是全國唯一四季採茶產區,當內地茶園還在沉睡時,五指山茶山上的春茶已悄然萌發,多年來以“華夏第一早春茶”享譽全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這片產自海南熱帶雨林深處的“金葉子”,就讓五指山成為國家級紅茶出口基地。彼時,這裡出產的五指山紅碎茶曾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征服歐美紅茶愛好者們的味蕾。

近年來,五指山市積極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富。如今,漫山的翠綠不僅生長出一片片“生態茶”,更是孕育出一捧捧“財富茶”。 

毛納村地處五指山山區腹地,其所在水滿鄉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山多耕地少,受到歷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曾被老鄉們調侃“窮得隻剩下山和水”。加之地處自然保護區,如何發展一度成為擺在水滿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2019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水滿鄉結合資源稟賦,找准適合當地生態特色的發展路徑,開始發展林下經濟,種植本地“大葉種”茶。此后,又持續圍繞“小而美、美而精”的發展定位,緊盯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不斷做大茶產業。2024年,茶葉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茶青收入超過1000萬元。當地還創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當時我嫁過來這裡就是茅草房,連路都沒有。現在的生活好了很多,整個變化翻天覆地,小孩上學不用愁,想要什麼都可以自己去買,家家都有存款。”毛納村“和茹手工茶坊”的女主人王菊茹說,現在茶葉種植已經成為毛納村的支柱產業。分散式的茶園和獨特的茶葉加工方式,讓毛納村的手工茶別具特色。

熱帶雨林裡的茶山。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好生態適配好產業,“含綠量”才能提升“含金量”。

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毛納村調研時指出,大葉茶發展起來了,下一步就是生態旅游。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

當前,水滿鄉正大力發展茶葉專業合作社,擴大茶葉種植規模,提升農民種茶和制茶技藝,讓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要想把茶產業做大做強,同樣離不開科技支撐。”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業偉說。

近年來,五指山搭建了“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一張圖”信息平台,通過標准制定和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對茶葉種植、生態環境、加工銷售等全鏈條的可視化呈現、信息化監管。同時,在全市范圍內試行“茶青憑証交易,結算網絡”管理,搭建茶葉種植主體、生產經營主體、茶青經紀人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實現從茶青到干茶銷售的數字化溯源,茶青交易安全性、產業數據真實性、數據統計便捷性等得以顯著改善。

此外,五指山還有序推進鄉村振興茶旅融合項目等多個茶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項目,制定完成熱帶雨林大葉茶團體標准,推動建設五指山熱帶雨林大葉茶精深加工產品生產線,提升茶葉原料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目前五指山速溶茶、紅茶酸酪乳、紅茶冰激凌、益智紅茶、百香果紅茶、茉莉花紅茶等“紅茶+”系列新產品已經陸續面市。

靠著“普查、純種、擴種、增量”八字發展方針,2024年五指山全市茶葉種植面積已達到1.79萬畝,較2022年增長80.8%﹔產量516.8噸,同比增長62%。擁有合作社等茶業經營主體92家,產業發展一片繁榮。

“我們的特色是海島雨林,亮點是獨有品種,優勢是卓越品質,核心是極好生態,潛力是稀缺資源。”黃業偉說,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興起,茶產業作為海南優質特色農產品的代表,在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未來五指山將依托自貿港建設,通過科技賦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讓來自熱帶雨林深處的這片“金葉子”,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與“雙碳”目標協同實現。

熱帶雨林深處的這片“金葉子”不僅帶富了五指山的鄉親們,也正在成為海南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海南省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茶葉種植面積3.51萬畝、年產量近1700噸、總產值4億元,其中海南大葉種植面積1.99萬畝,佔總面積的56.7%,產業主要分布在五指山、白沙、瓊中3個市縣。(李學山)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