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越來越多企業從海南自貿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中受益

4年多,減免稅款逾10億元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2025年07月25日08:20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4年多,減免稅款逾10億元

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利用“零關稅”政策進口的低溫理療箱。記者 曹馬志攝

  炎炎夏日,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一齡園區,許多康養旅游的人競相體驗一台智能“大冰箱”,沉浸式感受超低溫冷療。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台設備是海南自貿港首單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享惠產品。“安家”海南4年多來,這台低溫理療箱一直穩定運行,成為健康消費熱門打卡地。

  時間見証變化。首單變N單,一域至全域,“零關稅”進口設備持續擴容,用時4年多,享惠貨值跨越60億元大關,為瓊島帶來發展新機遇。

  首單 一台理療箱的奇妙旅行

  這台“零關稅”進口的低溫理療箱自己都沒想到,起初,從法國過來,原本它隻打算在樂行先行區短暫“出個差”,因為那時它的身份只是臨時進境展品。

  臨時“出個差”,咋變成了“永久牌”?

  一切得從一則重磅政策通知說起。海口海關所屬文昌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陳莉至今仍清晰記得這個日子,2021年3月4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的通知》。

  惠企政策重在從“紙面”落到“地面”。陳莉說,這項政策沒有先例可循,政策執行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吃透政策后,海關關員第一時間進園區、進企業開展宣傳。

  雙向奔赴,一拍即合。在海南一齡園區時,企業明確提出,因為業務發展需要,想要利用這項政策,購買一台國外的低溫理療箱。“當時,這台設備正好在樂城參加醫療器械展,我們一開始相中了但沒想買,有點貴。”海南一齡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動醫學科行政主任豐維濤說,政策機遇不期而來,企業索性轉變了想法,和賣家一商量,就決定買下來。

  政策紅利下,企業一算賬,確實劃算——設備售價高達358萬元,通過“零關稅”進口,減免稅款,足足省了83萬元,到手價隻需275萬元。

  “2021年3月23日,在文昌海關通關放行,順利完成進口,設備到手。”豐維濤說。伴隨首單落地,這台理療箱的身份大變樣,成了企業自用設備,永久留在了海南。

  首單變N單 企業獲得感持續遞增

  嘗到“甜頭”后,一發不可收拾。進口理療箱在海南一齡園區“上崗”后,很快,越來越多“同伴”匯聚而來。

  打開企業享惠產品清單,一個個醫療器械專業名詞躍然眼前:眼底多模式影像平台、普利施加強版抗衰儀、心肺功能測試系統、鏡像康復儀……

  “首單后,年年有,進口不停歇。”海南一齡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國際醫療合作發展處招商經理滕文深說,到目前,企業一共進口了47台(套)醫療設備,總貨值超過3780萬元,享惠稅款減免累計近590萬元。

  首單變N單,企業獲得感持續遞增。

  “用了還想用,好用愛用常用!”滕文深還記得,從第一單開始,海關專門配備了“關企協調員”,為企業享受政策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暖心服務。

  和海南自貿港同頻共振,海南一齡醫療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建成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博鰲一齡生命品質改善中心、博鰲超級中醫院,運營面積從一開始的3.7萬平方米擴增至17萬平方米。

  政策紅利,機遇共享。文昌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文昌海關轄區(文昌、瓊海、萬寧)已進口“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貨值近3.8億元,為企業減免稅款6218.8萬元。

  集聚成勢 享惠應用“全面開花”

  一屏觀全島,政策應用“全面開花”。在海口海關,點擊登錄海南自貿港“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監管系統,全省的“零關稅”自用設備大數據情況一目了然——

  享惠企業持續擴容。從最初的海關高級認証企業,到全面放開,推動享惠企業擴容不斷提速。目前,除海關失信企業外,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不限企業規模大小,也不限國企、民企、外企,已實現對海南省內企業的全覆蓋。

  受益產業類型越來越豐富。從落地初期的醫療健康,到基礎設施建設、加工制造、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物流倉儲、醫療服務、文體旅游……一業逐步擴展為百業,澆灌產業補鏈強鏈,產業發展增添新活力。

  落地區域越來越大。首單從博鰲樂城先行區起步,逐步擴展到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再進一步擴大到海南全島,實現了從特定園區到重點園區再到全島鋪開“三級跳”,一域最終變全域。

  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雲雲介紹,海南自貿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前來海南自貿港發展。政策受益面廣,有力地支持了海南產業發展,助力海南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政策實施以來,截至今年6月,全省享惠貨值61.27億元,減免稅款10.29億元。

  (本報海口7月24日訊)

  記者“首”記

  用好政策,提升企業競爭力

  持續追蹤政策首單變N單的過程,我深切感受到不同的政策各具特點。海南自貿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的突出特點是,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政策受益面廣。

  一方面,由於該政策負面清單種類較少,為企業提供廣闊的應用空間。有需求的企業應主動爭取先機,精准匹配享惠政策,及時引進全球好設備,推動生產制造水平升級,增加市場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我發現,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受益面不僅包括加工制造業,還將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醫療健康、文體旅游等海南自貿港具有優勢的服務業納入其中。相關部門可探索完善“政策+企業+產業”聯動機制,進一步發揮政策、區位等比較優勢,精准“繪制”產業地圖,靶向開展招商引資,讓優勢政策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助推海南重點產業提檔升級。 (曹馬志)

  政策一分鐘

  海南自貿港 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

  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指,全島封關運作前,對海南自由貿易港注冊登記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和事業單位進口自用的生產設備,除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明確不予免稅、國家規定禁止進口的商品,以及該項政策負面清單所列設備外,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海口海關介紹,“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實行“一企一賬”管理。符合享受政策條件的企業在首次申報“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進口前,應按有關規定在海關注冊登記,並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完善企業賬戶信息。“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僅限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自用,並依法接受海關監管。監管年限為3年,監管年限屆滿自動解除海關監管。

  “數”說政策紅利

  2021年3月4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的通知》,標志該項政策正式出台。

  2021年3月23日,海南一齡醫療利用該政策進口一台低溫理療箱,貨值358萬元,減免稅款83萬元,標志政策首單成功落地。

  政策落地以來

  享惠主體從企業擴大到公立醫院研究中心及科研院所等

  享惠產業領域覆蓋醫療健康基礎設施建設加工制造等

  截至2025年6月

  全島享惠貨值61.27億元

  減免稅款10.29億元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