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部門聯合推動 海南推進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化解工作

“房子和房本都拿到了,我真是太開心了。”海口市原海雲鞋廠職工張永珍一家近日迎來一件喜事,他們參與的海雲鞋廠宿舍區自主改造項目(金嶺雅居)正式交付,在房子交付當天也同時辦下了房子的不動產權証書,交房即交証,300多名業主笑開顏。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全面推動不動產“登記難”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我省資規、住建、稅務等多個部門聯合推動,打響產權辦理“主動戰”。
7月7日,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競得省級重點項目用地后,文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公示期結束后,僅1天就完成土地交付與不動產權証書辦理,實現“交地即交証”的高效審批。7月15日,該公司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后,不動產權証書就獲發到企業相關負責人手中。
如此快速的審批效率背后,是文昌市資規局聯合多個部門打破“壁壘”,創新實施“流程前置”機制:在土地成交公示期間,同步開展《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擬定、競買保証金轉土地出讓金審批及不動產權籍調查,實現“多環節並行”。公示結束當天即完成合同簽訂,並聯動銀行、稅務部門高效辦結土地出讓金及稅費繳納,為重點項目快速落地按下“加速鍵”。
近期,萬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為海南和成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5宗不動產完成合並登記手續。這是我省首例涉及使用期限、容積率不一致且部分地塊已辦理抵押的宗地合並登記案例,從企業提出申請到辦結僅用10天,為企業項目開工規劃報建贏得寶貴時間。此次全省首創性業務的成功辦理,為全省處理類似復雜宗地問題積累了寶貴經驗。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繼續緊扣“存量清零、長效管控”目標,以全省“一盤棋”統籌推進監管機制建設,深化不動產“登記難”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后半程”攻堅,完善閉環監管體系,推行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動態監測,從嚴落實“交房即交証”“交地即交証”制度,源頭防范新增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