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政策落實堵點 海南稅務助推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

人民網海口7月31日電 今年年初,海南出台加力擴圍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和相關領域實施細則,大力支持汽車、家電、手機數碼、家居家裝、電動自行車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相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直接拉動海南各類消費合計235.98億元,政策效應顯現。
海南稅務部門立足自貿港建設需求,緊抓政策機遇,依托稅收大數據精准識別應享企業,著力疏通政策落實堵點,推動稅收支持措施有效轉化為促進居民消費升級的推力,為激發市場活力提供堅實支撐。
靠前輔導,助力商戶便捷參與
海南各市縣稅務局精准施策、靠前服務,有效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裡”。
“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以來,白沙黎族自治縣共有52家商戶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其中家電類和家裝家居類共26家,櫃台前顧客絡繹不絕。
走進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城的家電商場,稅務局的業務骨干正拿著政策匯編,耐心地向店主講解家電“以舊換新”的涉稅要點。“發票這樣開更規范”,“補貼這部分稅務處理要注意”,他們手把手教操作、解疑惑,幫助參與活動的商戶理清流程、規避風險。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白沙家電家裝核銷超過7000筆,金額突破400萬元,帶動消費近2億元。
通過常態化走訪、點對點問需,瓊中稅務助力小微企業把稅惠政策用足用好。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鴻泰電器賣場裡,空調銷售區人頭攢動。“以舊換新活動太火了!我們忙得腳不沾地。”格力空調銷售員王女士一邊招呼顧客一邊說。了解到商家在活動高峰期對政策細節有疑問,來到這裡走訪的稅務人員當即留下聯系方式,承諾提供延時服務,“有問題隨時電話,我們下班也能解答。”
深入調研,解決企業實際難題
找准服務發力點,關鍵在於深入一線。海南各市縣稅務干部走進企業和門店,實地了解政策落地中的難點、堵點。
在東方興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收購業務曾因取票難而效率不高。稅務人員帶著問題清單上門,詳細了解企業經營流程。
“出售廢品的個人開發票是回收鏈條的‘堵點’”,公司負責人周建國道出苦衷。
為解決此類問題,今年以來,東方市稅務局依托大數據鎖定類似企業,專項調研后,力推“反向開票”模式。現在,稅務人員輔導企業財務人員熟練操作開票系統,每月500噸危險廢物的收購業務開票效率大幅提升,成本直降10%。
“‘反向開票’模式讓我們的業務辦理省時省力多了!”周建國表示。
澄邁縣百貨電器城裡,“政策宣傳小分隊”的稅務人員正圍著收銀台,現場解決商家開票申報的“疑難雜症”。
“以舊換新的舊品折價和新品銷售,發票怎麼合並體現?”“補貼款稅務上如何處理?”面對商家的提問,小分隊成員一對一精准輔導,開票難題迎刃而解。據該電器城財務負責人張武介紹,如今,這裡幾乎每筆生意都帶著“以舊換新”的標簽,銷售額佔比高達99%,同比增幅超10%。
協同監管,護航政策精准落地
確保政策實效和補貼資金安全至關重要。海南多部門協同,依托數據共享構建嚴密防線。
2025年,三亞市加力擴圍市級財政資金,為汽車換新補貼“添柴加火”。上半年,已有2.7萬輛新車申請補貼,直接帶動汽車銷售額達52.2億元,消費市場暖意融融。
熱鬧背后,資金安全如何守牢?為防范個別企業通過多開、虛開、偽造銷售發票等手段套取補貼,三亞市稅務局聯手商務局、市場監督局等部門,拉起一張數據“聯防網”。他們提取增值稅、車輛購置稅開票等稅收大數據,再與企業銷售額、保險出單量、消費貸款申請金額、補貼撥付明細等數據“交叉對賬”,實時追蹤補貼活動進度,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追根溯源”,穩穩守住了國補資金的安全底線。
在瓊海,為讓政策紅利真正惠及消費者,瓊海市稅務局從源頭筑牢監管防線,打出“全鏈條組合拳”。瓊海市稅務局辦公室張哲源介紹,該局事前明確要求企業“不踩雷”,嚴禁通過虛開發票、偽造銷售記錄、捆綁銷售等方式幫消費者騙補﹔事中在仔細核查申請資料“真實性”的同時,依托稅收大數據追蹤資金流向,還聯合商務、金融部門共享數據“交叉驗明正身”﹔事后把企業合規表現納入納稅信用評價,對信用好的企業開通綠色辦稅通道。
“從源頭到末端,我們扎緊‘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閉環,讓以舊換新在陽光下規范運行。”張哲源說。
海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南稅務部門將繼續聚焦政策落實的精准性和便捷性,進一步強化數字賦能,深化部門協作,優化服務舉措,嚴把風險防控關,確保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李學山、伍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