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貨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苑宗奎:80萬公裡零事故 用敬畏守護每一公裡安全

清晨七點,苑宗奎的身影准時出現在他那輛電動面包車前,俯身、凝眸,手指依次劃過輪胎胎壁、燈光透鏡、剎車管路。這組沉默的“開場儀式”,五年如一日,風雨無阻。
“安全無小事,尤其載著別人的急需,可能是一箱藥品,也可能是一家老小的口糧。”自2020年初涉足貨運,苑宗奎的車輪已丈量過80萬公裡征途,遍布三亞的街巷阡陌。
80萬公裡路上的“及時雨”
五年風雨兼程,苑宗奎的車輪不僅精准送達貨物,更在不經意間,播撒下不期而遇的善意,成為流動的“救援站”。今年7月20日,苑宗奎驅車前往京海假日酒店途中,瞥見前方應急車道停著一輛打著雙閃的貨車,一位年輕司機正圍著癟掉的左前輪焦急打轉,汗水早已浸透后背。
“小伙子急得滿臉通紅,千斤頂位置沒放對,備胎怎麼也卸不下來,看著都懸。”苑宗奎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安全靠邊,抄起自己車上常年備著的專業充氣泵和全套工具大步上前。“別急,兄弟,我來!”苑宗奎動作麻利地校正千斤頂位置,熟練地拆卸螺絲、更換備胎、精准充氣,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僅用半小時便將困境化解。
“搭把手的事,應該的!”——這種“順手”的相助,早已內化為他職業基因的一部分。無論是偶遇車友換胎、打氣,還是幫小轎車處理突發小故障,他的身影,總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刻及時出現。
“零事故”的安全“守護者”
安全,是苑宗奎刻入骨髓、融入血液的信條。80萬公裡“零事故”的金色裡程背后,是日復一日近乎嚴苛的自律與敬畏。
一次市內配送任務中,苑宗奎正平穩行駛,突然捕捉到車身有極其輕微的向右跑偏。多年的經驗讓他瞬間警覺,立即安全靠邊。下車細查,果然發現右后輪胎被一枚小螺釘刺入。面對即將延誤的送貨時限和貨主的等待,他迅速開啟雙閃,放置三角警示牌,架起千斤頂,拆卸、更換備胎……動作精准利落,一氣呵成。他僅用半小時便解除了危機,最終准時將貨物完好送達。
苑宗奎將安全規程視為信條:出車前,必做“全身掃描式檢查”,胎壓、燈光、制動、底盤,任何細微異常都休想逃過他的法眼﹔行駛中,奉行“穩字訣”——不急加速、不急剎車、少變道,預判風險,留足空間,這是他化解萬千隱患的不二口訣。
無論是承接工會車隊的緊急任務、平台搶下的即時訂單,還是服務多年的老客戶需求,這份根植於心的謹慎,從未因熟稔而打折,從未因疲憊而鬆懈。(熊淑婷 實習生 王忠華 楊瑩/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