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快遞員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謝坤洲:15萬件快遞精准送達 跑出社區鄰裡“暖心專線”

在三亞望海花園,順豐快遞員謝坤洲扛著重物走向十樓時,並不知道整棟樓的居民早已記下他三年的“多走一步”。日均精准投遞150件包裹、保持零失誤零投訴的業績背后,這位順豐小哥用“超綱服務”織就了一張社區親情地圖:他是重物搬運工、孩子的“臨時爸爸”、商戶的及時幫手,更是鄰裡急難時第一個撥出的號碼。從“送貨人”到被需要時首先想起的“家裡人”,謝坤洲用腳步丈量出信任的溫度,讓日常投遞超越了簡單的物流服務,成為連接社區情感的紐帶。
15萬件包裹裡的信任密碼
清晨7點,三亞望海花園小區的居民常能遇見謝坤洲。工服熨得平整,手持掃碼槍的他,是日均精准收派150件包裹的“快遞老兵”。從業三年,謝坤洲累計收派包裹逾15萬件,創下零投訴、零失誤紀錄。2024年,他以全區第二的銷售業績榮膺“順豐年度優秀小哥”。
“我是半個社區管家。”謝坤洲的派送車上永遠備著礦泉水和工具包。商戶發貨時搭把手卸貨,老人取件時遞瓶水,這些“超綱服務”讓他成為居民口中的“阿洲”。去年“雙十一”,他創下單日派送280件的記錄。“客戶把急件交給我時說‘你辦事我放心’,比什麼數據都有價值。”謝坤洲說。
放學路上的“臨時爸爸”
今年五月,首飾店主孫女士盯著時鐘急得團團轉——生意旺季實在抽不開身接孩子。她試著撥通謝坤洲電話:“阿洲,能不能幫我們接送下小孩。”話音未落,電話那頭傳來爽快回應:“定位發我!”
500米外的學校門口,穿順豐工服的謝坤洲格外醒目。當兩個孩子歡叫著“阿洲叔叔”奔來時,他自然地接過書包:“今天老師表揚誰啦?”這樣的場景已不是第一次。從最初客戶忐忑不安,到如今兩個孩子主動牽他的手回家,謝坤洲用行動織就了“社區親情地圖”。
家常式的專屬備注
在謝坤洲的通訊錄裡,望海花園80%的客戶存著專屬備注:301李奶奶腰不好要送上門,207海鮮店下午四點前別打電話……這些細節源自他每日"十分鐘復盤"的習慣。"客戶調侃順豐服務好三百倍是玩笑話,但好口碑真能帶來業務增量。"他笑道。
通過家常式溝通,他將月均收件量從3000件提升至4000余件。這些備注不僅是服務標簽,更成為搭建信任的基石,從配送細節到時間把控,他用個性化服務將快遞員與客戶的單向關系,轉化為雙向的信任紐帶,最終轉化為看得見的業務增長。
2024年晉升儲備主管后,謝坤洲磨出毛邊的工具包仍每天隨他穿梭樓宇。電動車仍載著包裹駛過街巷。電動車依舊載著包裹穿梭街巷,包裹裡裝著商品,更裝著期待﹔車后座曾留下孩童的歡笑,他心中始終裝著獨居老人的囑托與商戶的信賴。這輛穿梭於樓宇間的快遞電車,承載的不僅是日復一日的精准投遞,更是他用無數個“多走一步”的瞬間。(熊淑婷 實習生 王忠華 楊瑩/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