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游艇產業綜合管理服務新模式力促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驅動,三亞“艇”進新藍海

記者 劉操
2025年08月14日07:49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驅動,三亞“艇”進新藍海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三亞游艇旅游中心迎來客流高峰,國內外游客從這裡乘游艇出海,樂享美麗三亞的歡樂與清涼。湛藍的海面上,遠遠望去,上百艘游艇在三亞鳳凰島周邊海面馳騁,非常壯觀。

  近年來,三亞持續打造游艇產業綜合管理服務新模式——針對游艇旅游存在的“九龍治水”問題,率先出台系列管理辦法,厘清部門職責﹔聚焦租賃游艇過戶過程中的“辦証真空期”,開展游艇“一次辦、不停航”改革試點﹔圍繞游艇產業發展用海安全隱患問題,制定《三亞市海域使用詳細規劃》……

  在疊加的政策刺激下,三亞游艇產業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績單”:截至2024年年底,三亞登記游艇總量達到1415艘﹔2024年游艇出海達到12.79萬艘次,接待游客90.09萬人次,位居全國前列。三亞也先后獲評年度最佳游艇發展城市、最佳游艇旅游城市。

  打造“千艇之城”

  不斷創新提升能級

  三亞地處北緯18°旅游黃金線上,海岸線長264.42公裡,坐擁海棠灣、亞龍灣等世界級港灣,全年適航天數超過300天,是游艇的“黃金海岸”“天然港灣”。

  為了夯實游艇產業發展基礎,三亞中央商務區創新游艇產業綜合管理服務模式,有力促進游艇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月,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等單位申報的“游艇產業綜合管理服務新模式”入選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創新案例。

  三亞率先建立游艇旅游綜合服務平台,打破交通、旅游、海事等多部門在游艇租賃市場的信息壁壘,實現管理服務數字化。數字化信息系統上線后,出海人隻需用小程序一次報備就可順暢地刷卡和刷臉出海,極大減輕了游艇碼頭、游艇俱樂部負擔。

  針對游艇旅游存在的“九龍治水”問題,三亞率先出台《三亞市水上旅游管理辦法》和《三亞市水上項目促進和管理辦法》,對各部門的職責進行界定。曾經,游泳區域和游艇、摩托艇區域交叉,安全風險高,新規清晰劃分用海區域后,玩滑水艇、摩托艇的人和游泳的人分別暢快安全地享受海域﹔投資人、運營者明確知曉自己的權限范圍、產品使用規范,讓游客更加舒適安全地使用游艇產品。

  同時,海事部門通過推出“海事e服務”,對船舶登記實行“一窗(網)受理、同步審批、集成服務”。“以前,投資人買一艘現船游艇,需要花22天的時間辦理海事部門相關手續,現在審批時間縮減至7個工作日,實現了游艇過戶期間不停航,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三亞海事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壯大游艇產業

  逐步構建全產業鏈條

  今年4月,全球游艇界的目光齊聚鹿城,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三亞國際游艇展區設在這裡,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62家企業參展,游艇總成交金額近3500萬元。展會結束后不久,有六七艘游艇在場外意向成交,成交金額約3000萬元,展會溢出效果明顯。

  展會期間,海南國際游艇交易中心船艇交易部總監郭申和同事們全力做好游船游艇交易前后的全鏈條服務,涵蓋“售前”的游艇勘驗、評估,“售中”的交易鑒証,“售后”的代辦游艇過戶轉籍手續、游艇裝運物流、游艇運輸保險、游艇信貸等,依托“國企搭台”,促進買賣雙方交易。

  三亞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游艇行業勘驗、評估、交易鑒証服務標准,填補國內游艇行業相關領域的空白,實現二手游艇交易從粗放化向標准化發展。“三個標准的出台是一種正向賦能,讓有品質的游艇以公開標准呈現在大眾、買家面前,讓交易更加規范。”郭申說。

  中外游艇雲集,帶火游艇維修保養市場。近日,在三亞鴻洲卡納游艇維修服務基地,有多艘游艇在廠房內待修。“三亞每年需維修保養的游艇超500艘,我們提供船體保養、船體翻新等項目。希望依托三亞游艇產業政策,能吸引更多業務。”三亞鴻洲卡納游艇服務有限公司客服經理韓冷說。

  “游艇市場秩序越來越規范,三亞的游艇游持續火熱,游客喜歡包船出海,在海上暢玩摩托艇、飛魚、飛龍等項目。”在鴻洲游艇產業發展投資集團市場部總監崔小晉看來,依托火熱的游艇游,三亞正推進游艇與旅游、會展、文創等的融合發展,逐步構建起游艇研發、設計、生產、展示、銷售、維修、消費全產業鏈。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錢曉明表示,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於12月18日啟動,三亞將繼續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以“政策紅利釋放、產業生態完善、消費市場擴容”為特征加速發展,不斷擦亮“亞太游艇之都”城市名片。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