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登記在冊的國際船舶達63艘,總噸位超354萬噸,總運力逾635萬噸

“中國洋浦港”巨輪駛向深藍

記者 趙航
2025年08月15日07:13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洋浦港”巨輪駛向深藍

前不久,丹海航運負責人王淵明來到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把船長錄制的船舶相關材料原件視頻提交給工作人員進行驗件,由此完成全部流程,為“開平”輪取得了“中國洋浦港”《船舶國籍証書》。

五年前,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當天,“中遠海運興旺”輪獲批了首張“中國洋浦港”《船舶國籍証書》。

從“中遠海運興旺”輪到“開平”輪,截至2025年7月底,“中國洋浦港”籍登記在冊的國際船舶已達63艘,總噸位354.76萬噸,總運力635.02萬噸,相關總資產達192億元人民幣,均位居全國同類前列。

2024年11月,全國唯一的國際船舶登記管理機構在洋浦揭牌,進一步推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紅利加速釋放。自管理局成立以來,新登記船舶21艘,增幅高達45.65%。

政策紅利不僅直接轉化為企業的獲得感,還有力帶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產業集群的發展。

走進碼頭,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生產操作中心副總經理杜成財帶著記者來到新投用的20萬噸級泊位:“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一期工程4月投產后,碼頭年通過能力達360萬標箱,二期工程建成后,碼頭年通過能力將躍升至500萬標箱。”

2025年航海日對接會上,儋州市政府單日簽下20億元航運投資協議。與此同時,以航運為核心,船舶融資租賃、航運保險、船舶代理、海事法律服務、船舶供應(如保稅燃油加注)、船舶維修等配套產業快速發展,政策疊加優勢日益顯現。

即使是本身所在產業與航運並不直接相關的企業,也同樣在洋浦航運的發展中收獲滿滿。今年7月7日,儋州工業園管委會與餐飲供應鏈巨頭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該公司董事長楊明超坦言,在儋州布局,最看重的就是儋州洋浦強大的航運能力和政策優勢。

站在規劃圖前,洋浦港航局負責人向記者描述了更宏大的遠期圖景:構建“一港三區”發展格局,港口通過能力將躍升至2.25億噸,並建成全球首個“智慧綠色零碳樞紐港”。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