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
抓好政策落實,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

8月14日10時許,省委1號樓4樓會議室,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剛剛結束與某企業一行的座談。
公眾印象中,深改辦是自貿港政策制定部門,為何與企業也保持著密切聯系?“作為自貿港建設的牽頭部門,省委深改辦既要抓統籌協調,也要抓政策落實。同時,省委也把深改辦定位為‘參謀部’,我們首先要當好偵察兵和宣傳員,更多地與經營主體面對面溝通交流,真正了解經營主體的所盼所求,宣介好自貿港的政策,才能當好省委的參謀助手。”關繼榮表示。
眼下,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即將全島封關運作的新階段,來瓊了解咨詢自貿港政策的企業絡繹不絕。對於經營主體和老百姓而言,海南自貿港建設究竟意味著什麼?
他認為,影響體現在即期、可預期兩個層面。
即期影響,也就是當下可感可及、立竿見影的“獲得感”。他舉例,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等一系列自貿港優惠政策落地,給經營主體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打造離島免稅“金字招牌”、博鰲樂城“醫療特區”和“留學海南”品牌,則讓老百姓不出國也能買到或享受到更多高性價比消費品、全球優質醫療資源及高水平的國際教育。
談及可預期的影響,他表示,封關運作后,隨著自貿港政策的逐步落地、自貿港開放力度逐步加大、國內外經營主體的加速集聚,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進一步增強,經營主體和老百姓將進一步感受到自貿港建設帶來的機遇。
7月23日,國新辦海南自貿港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的召開,無疑進一步放大了海南自貿港的“磁吸力”。在關繼榮看來,這場發布會第一次向外界系統介紹了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進度安排和政策制度設計,揭開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神秘面紗”,並傳遞了一系列重要觀點——
封關不是封島,更不是封閉,而是更高水平的擴大開放,封關后海南與國際的聯系將更加便捷﹔封關運作是自貿港建設的新起點,不是終點。自貿港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對比香港、新加坡等國際成熟自貿港,都經歷了幾十年甚至更長的建設歷程,海南自貿港建設更不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心態,要久久為功﹔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干出來的,自貿港建設需要政策加持,更需要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埋頭苦干。
封關運作准備工作啟動以來,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提高思想認識、明確任務分工、強化工作機制、做好政策研究,牽頭梳理封關任務、壓力測試、項目建設“三張清單”,服務保障“三級調度機制”,並充分發揮“文以輔政”參謀助手作用,牽頭開展一系列重大問題研究,高標准完成各項工作,有力推動封關准備工作按期保質完成。
如今,距離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正式啟動還有約4個月,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全體干部更是滿弓緊弦鉚足了勁。“我們梳理形成了‘20+31’共51項細化工作安排,已經省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其中20項是‘必答題’,是必須完成的任務,31項是‘附加題’,是省裡自我加壓提出的目標任務,目前各項工作正按部就班有序推進。”關繼榮介紹。
他表示,接下來,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抓好核心政策落地,讓政策紅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企業效益,同時爭取更多增量政策滾動出台﹔抓好封關試運行,通過試運行,檢驗軟硬件適配情況,優化通關流程,及時查缺補漏,確保“正式封關”平穩有序﹔抓好政策宣傳解讀,通過各種形式的宣介,講清政策的獨特性和含金量,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瓊投資興業﹔抓好風險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