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萬類生靈,共筑多樣未來”生物多樣性專題研討活動在澄邁舉辦

人民網海口8月18日電 8月15日至16日,在全國第三個生態日之際,以“守護萬類生靈,共筑多樣未來”為主題的昆侖能源生物多樣性專題研討活動在澄邁縣舉辦,本次活動匯聚政府、學界、企業多方合力,通過課題分享、圓桌對話與實地調研等方式,凝聚守護生態多樣性共識。活動吸引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海南省林業局、海南大學及中國石油系統內企業代表共50余人參與。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同步啟動中國石油“文峰鷺緣”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實地調研。該保護地位於澄邁縣的LNG接收站,是昆侖能源首座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也是中國石油對外統一發布的“12大保護地”之一,佔地面積12.5萬平方米,記錄有維管植物165種、鳥類48種及豹貓、舟山眼鏡蛇等珍稀動物。
昆侖能源通過在這一保護地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建設野生動物生態廊道、設置海鳥棲息樁、建設AI動物監測系統、組建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生物多樣性科普培訓、建設綠色共享小屋生態科普館等方式,打造了中國石油在海南區域集生態保護、綠色循環、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綠色生態文化示范基地,成為國有企業生態實踐的鮮活樣本,並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2025年企業ESG優秀案例。
圓桌論壇上,各方圍繞“國企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展開跨界對話,從戰略布局、國際標准本土化、科學修復、項目實踐及政策支持等維度,肯定了“中國石油生物多樣性四位一體”等創新路徑,明確了“政府-企業-高校”三方長效合作方向。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成果展示與深度研討,系統呈現了昆侖能源在生態保護中的實踐成效,從生態修復到物種保護,從綠色技術應用到生態監測體系構建,每項成果都彰顯著國企平衡發展與保護的不懈探索﹔研討中各方深度交流,凝聚起“工業與自然共生”的共識,並轉化為可復制的協同范式。(李學山、於海娟、黃艷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