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白馬井南司碼頭“追鮮”忙 鮮味剛上岸“漁婆”秒發朋友圈“吆喝”

8月20日清晨,儋州白馬井中心漁港,出海捕撈的漁船靠岸,“漁婆”們肩挑手抬,將新鮮海產運上岸。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早呀,哈螺上岸,歡迎下單!”8月21日6時許,儋州市白馬井鎮“蝦哥水產店”老板黃芳站在南司碼頭岸邊,借著微亮的晨光為面前一筐筐螺拍攝視頻,隨即編輯發送朋友圈。
作為海南最大的漁獲交易市場之一,南司碼頭的清晨相當繁忙。像黃芳這樣收購海鮮的人不少,她們在當地被稱為“漁婆”。每當有漁船靠岸,就會有數十名“漁婆”挑著扁擔和籮筐涌上前,查看漁獲、幫忙卸貨。
黃芳目標明確,她要收購“哈螺”晒制螺干——“哈螺”是本地叫法,這種螺的殼略呈球形,殼面上有一條條分布均勻的紋路,可清蒸可爆炒,制成螺干后肉質緊實彈牙,深受老客戶喜愛。發完那條“預告”朋友圈,她又擼起袖子,加入搬運“哈螺”的隊伍中。
相比於大量收螺的黃芳,來自重慶的食客劉運澤則有更多時間“精挑細選”。“我第一次來逛魚市,有好多魚我沒見過,很好奇是什麼味道。”劉運澤在不同攤位來回走動、貨比三家,希望能用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最美味的海鮮。“逛得越久,越選不出來,每個攤位的漁獲都特別新鮮。”劉運澤“煩惱”地說。
“你看這個瀨尿蝦,這肉滿滿的,很好吃的!”
“來看我這裡,這螃蟹多大個!”
岸邊,漁民一邊叫賣海鮮,一邊手腳輕快地為絡繹不絕的顧客打包裝袋。
除了到碼頭現場採買的食客,更多訂單從網絡那端“飛來”。白馬井富強冷凍廠就開在南司碼頭內,負責人許婷婷忙著將剛下船的魷魚、馬鮫魚等漁獲冰凍打包,保証遠方的游客也能品嘗到這口新鮮的“海味”。
漁港內,一艘艘漁船發動機轟鳴﹔碼頭上,一陣陣叫賣聲此起彼伏。各式聲音交織,奏響了一曲傳承千年的漁歌。
“每年開漁后都很忙,越忙就越高興。”黃芳將螺肉平鋪在自家晒場的晾晒台上,等待時間和陽光施以“魔法”,讓新鮮螺肉的美味“更上一層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