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劍魚”正面來襲 海南已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07萬人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李學山攝
人民網海口8月24日電 (記者李學山、孟凡盛)8月24日上午,記者從海南省防御台風“劍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劍魚”將以強台風級正面襲擊海南島南部地區,並極有可能在海南陵水到樂東一帶沿海登陸。為此,海南省政府於8月24日9時40分提升台風二級預警為台風一級預警﹔同時通過轉移危險區域人員等措施積極部署開展台風“劍魚”防御工作。
據海南省氣象局一級巡視員蔡親波介紹,預計“劍魚”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並將於24日下午至傍晚在海南陵水到樂東一帶沿海登陸或從近海擦過(13∼14級,40∼45米/秒,台風級或強台風級),之后趨向越南中北部沿海。
“‘劍魚’可能是近40年來登陸三亞的最強台風,我們呼吁全社會應盡快行動起來,做好防台風措施。”蔡親波說,鑒於“劍魚”將以強台風級正面襲擊海南島南部地區,並極有可能在海南陵水到樂東一帶沿海登陸,將會對三亞、陵水、樂東、保亭、萬寧、瓊中、五指山等市縣帶來嚴重影響,需嚴加防范。
海南省農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1時30分,全省30769艘漁船,已全部完成在港避風或機動避風,已轉移上岸人員21681人,其中漁船轉移上岸人員21292人,漁排等海上養殖設施轉移上岸389人。
蔡親波提醒說,暴雨致災性高,台風降雨、大風及風暴潮增水導致城市內澇風險高,公眾應避免進入隧道、涵洞和地下車庫等城市地下空間,謹慎通過漫水橋(路)﹔同時大風災害風險較高,涉海涉空旅游項目應適時關閉,戶外廣告牌、臨時構建物、工地塔吊、港口設施等應進行加固或採取防風措施。台風期間社會公眾應注意人身安全,應留在室內,非必要不外出,低窪地帶和沿海居民及時轉移至安全區域。
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省防災減災辦副主任武佔超介紹說,入汛以來,海南省防減救災辦持續組織水務、資規、住建、旅文、交通等部門開展隱患排查工作專項檢查,推動各類風險隱患納管可控。同時,針對台風“劍魚”影響,指導各市縣做好人員轉移工作。截至24日8時,全省累計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0728人,其中危房3190人、建筑工地14759人、低窪易澇點1969人、山洪易發區431人,努力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
目前,海南省級儲備防汛物資和生活救災物資共計258.72萬件,根據防御需要,已提前向三亞、樂東、陵水等市縣前置下沉沖鋒舟、油鋸等9批次77.81萬件應急防汛物資。提前部署各類救援隊伍83支2821人,各類車輛264輛、裝備3492台套,特別是向三亞等台風可能登陸區域預置各類救援隊伍24支932人、車輛裝備188台套、救援直升機2架,確保遇到突發災險情后,及時應對處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