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省開展全方位立體化防御,共同筑起防風救災“安全堤壩”

迎戰“劍魚” 風雨同舟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夢 黃媛艷
2025年08月26日08:10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迎戰“劍魚” 風雨同舟

  過去兩天,不少人連續奮戰。

  “許多群眾和有關部門的同志,剛剛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現在又投入到了緊張的災后恢復之中。”8月25日上午,海南省抗擊台風“劍魚”新聞發布會的一句開場白,簡潔又有力。

  面對這場強台風,我省高位部署、提前預警、科學研判、快速響應、全民動員,共同構筑起堅固的防風救災屏障,全力以赴打贏台風防御硬仗。

  聞“風”而動:

  緊急動員開展防御工作

  8月23日,正值周末,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當天上午,南海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13號台風“劍魚”,隨后逐漸加強,預計於次日傍晚前后將在海南島南部沿海一帶地區登陸或近海擦過。

  當天11時,我省防汛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指令發出,一場與狂風競速、同暴雨賽跑的考驗開始了。

  省應急管理廳指揮大廳的屏幕上,台風路徑、雲圖變化、預警信息的每一次刷新,都牽動著人們的注意力。23日15時,台風“劍魚”在距離三亞市偏東方向約590公裡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 ﹔4小時后,“劍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升至10級,並且強度快速加強。

  對應的,防汛防風應急響應在23日16時30分從Ⅳ級升為Ⅲ級,20時跳至Ⅱ級,次日一早升為Ⅰ級﹔24日9時40分,海南省政府將台風二級預警提升為台風一級預警,全省進入最緊張防御狀態。

  快、快、快!指令的密度,追著台風的速度跑。

  一場場指揮調度會議密集召開。省領導靠前指揮,全省上下緊急動員、全力以赴,凝聚起抗擊台風的強大合力,開展全方位立體化防御部署,全力以赴打贏台風防御硬仗。

  連夜開會、連夜動員、連夜行動,全省有關部門和市縣防御工作爭分奪秒展開——

  漁船漁民安全避風。據統計,24日1時30分,全省30769艘漁船已全部在港避風或機動避風,已轉移上岸人員21681人。

  文旅體項目“熔斷”。全省各地景區均關閉,海上、水上項目均停運。

  迅速轉移群眾。各級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確保防風防汛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沿海市縣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組織力量對低窪地帶、易澇區域進行排查,及時轉移安置危險區域群眾。

  救援力量前置。提前向三亞、樂東、陵水等市縣前置下沉沖鋒舟、油鋸等9批次77.81萬件應急防汛物資﹔提前部署各類救援隊伍83支2821人,向三亞等台風可能登陸區域預置各類救援隊伍24支932人、車輛裝備188台套、救援直升機2架。

  想方設法提升防風防汛“聲量”。各級宣傳部門利用媒體平台,及時向公眾發布台風動態和防御指南,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呼吁群眾“安全至上,非必要不外出!”

  ……

  在省委、省政府領導指揮下,全省上下緊急動員、全力以赴,搶抓“窗口期”,迅速凝聚起防御台風“劍魚”的強大合力。

  風雨堅守: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筑牢“安全網”

  防御力量,穿透風雨 向四面八方延伸。

  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碼頭,馬達聲和警報聲一同回響,緊急轉移工作持續十幾個小時——最終,新村鎮疍家漁排共456戶人家、1824人全部安全從海上撤離。

  在三亞市,巴基斯坦籍孕婦莫米娜·侯賽因預產期在即,考慮到台風影響,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三亞市婦女兒童醫院醫生提前聯系她入院待產,以確保母嬰安全。

  在東方市,海事執法人員現場指揮船舶靠泊、人員撤離,確保船到即靠、人到即走,緊急協助撤離“東方1-1”“東方13-2”8座海上鑽井平台工作人員368人。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17支共計2467人的應急聯動隊伍連夜待命,4家社會力量及搶險施工企業作為后備支援隨時准備投入搶險救援工作。

  天色漸暗,風雨越來越大。24日18時,台風“劍魚”十二級風圈到達三亞,陸續影響三亞、陵水、樂東等南部市縣。其中,十二級風圈直接影響三亞市長達6小時,該市各區均出現14級以上大風。

  樹木倒伏、水電中斷、通信中斷、道路受阻……面對“劍魚”的正面“考驗”,海南各地各部門黨員干部、應急救援隊伍堅守崗位,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來自軍區、武警、消防救援隊伍的1萬多人支援力量分赴各方,增援三亞、陵水、樂東等受影響嚴重市縣的防汛搶險救災等工作。

  公安、交通、供電、通信、醫療單位全員值守,民生保障的力量在風雨中堅守。危急關頭,有逆行的身影——

  24日傍晚,三亞市吉陽區亞龍灣海底世界停車場內一車輛突然被大風吹倒,一名30多歲的貨車司機被困駕駛室無法脫身。接報后,三亞消防立即調派救援力量趕赴現場實施救援。他們與風雨搶時間,用時約40分鐘成功開辟出一條救援通道,順利救出受傷司機。

  25日凌晨1時10分,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患者突發病情變化,需前往放射科做頭顱CT檢查。但受台風暴雨影響,內科樓到放射科的運送遮雨通道被狂風摧毀坍塌,雜物和積水阻斷生命通道。醫院工作人員陳榮才主動開路清障,醫護人員保護患者,四人組成風雨中的生命接力線。

  ……

  暖意,藏在每個被守護的細節裡。從高效的應急決策、無畏的救援行動,到細致入微的民生保障,我省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穿於防御台風“劍魚”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全力以“復”:

  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工作“無縫銜接”

  據初步統計,截至25日9時,全省沒有人員因災死亡。通過“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上報統計,全省共10.25萬人受災,具體災情數據仍在統計中。

  “雖然台風的幾何中心沒有登上陸地,但部分台風眼區已進入三亞陸地,影響程度相當於‘登陸’海南島。”海南省氣象局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蔡親波介紹,“劍魚”24日下午加強為強台風級后逐漸靠近三亞,並於夜間從海南島南部沿海擦過,最近時台風中心距離三亞僅22公裡。

  隨著“劍魚”遠離,25日20時30分,海南終止防汛防風Ⅲ級應急響應。

  目前,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工作正“無縫銜接”開展。我省調配海口、文昌、瓊海、儋州、萬寧等市縣1000多名園林環衛工人,調撥77萬多件應急物資,增援三亞、陵水、樂東等市縣的防汛搶險救災和道路清障工作。

  在防汛防風Ⅰ級應急響應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災后重建和復工復產工作,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電力、交通、通信等隊伍和物資准備,25日凌晨開始,已陸續組織力量迅速開展災后恢復工作。

  共歷風雨,各地干群團結前行的力量不斷凝聚——

  台風過境后,三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區各部門動員組織所屬黨組織、黨員投入本區域災后恢復工作,“目前全區參與災后重建的黨員、干部2521人,其中黨員1610人,覆蓋32個村(社區)。”三亞崖州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外賣騎手彭博和40余名外賣騎手自發前往三亞金雞嶺社區參與道路清障,配合消防、民兵清理倒伏樹木,助道路恢復通行。

  樂東325名基干民兵在受風力影響較大區域連續展開5小時應急搶險行動,他們說,“哪裡有需要,我們的服務保障就到哪”。

  海南電網共計投入3038人連夜組織開展災情勘查、清理路障及搶修復電,爭取第一時間勘查災情、第一時間搶修復電。

  ……

  一個個無名身影,一項項迅速行動,這份在風雨中自然流淌的守望相助,正是我省抗擊台風的最深沉底氣。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各市縣、各部門將繼續保持高度警惕,持續關注台風、暴雨情況,嚴防因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省防災減災救災辦公室副主任武佔超表示,同時,各市縣、各部門將以群眾優先為原則,及時全面開展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風雨終會過去,相互守望、共同前行的溫暖記憶則將永存。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