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投身防汛防風和災后恢復工作
風雨中,黨旗高高飄揚

三亞吉陽區審計局“黨員突擊隊”深入包點社區,搬運受損雜物。受訪者供圖
“毛道鄉通往通什鎮的老路有多處塌方,無法通行”“G224國道紅山往市區方向請繞行”……8月25日,在五指山市防災減災微信群裡,每隔幾分鐘就會跳出各單位上報的受災信息,應急管理、交通等部門及時回復,協調力量投入搶險工作。受強台風“劍魚”影響,五指山市區平均降雨量超200毫米,影響居民生產生活秩序。當天上午,五指山市各級黨組織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號召廣大黨員下沉一線,讓黨旗在防風防汛和搶險救災一線飄揚。
抗擊台風“劍魚”,海南黨員干部在行動。“劍魚”登陸前后,我省廣大黨員干部齊心協力、不畏艱險,積極開展群眾轉移、安置、救助等工作,為防汛防風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沖鋒在前
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25日中午,五指山市國金大酒店二樓中餐廳內,從該市暢好居轉移的近百名群眾在有序就餐,該市部分轉移人員被安排至市區酒店等安全區域就近避險。從24日晚到25日,五指山7個鄉鎮黨委及暢好居黨委轉移避險人員1300人。
當天下午雨勢減緩,但市區多條道路內澇嚴重,五指山市政服務中心黨支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建“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組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保障市區道路盡快恢復通行。
“我們成立由支部書記任組長的防汛指揮組,劃分4個黨員責任區,落實包片聯戶機制,累計排查疏通排水積水內澇點13處,清理排水口共360個、設置安全警示牌12個。”該市市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過一整天的奮戰,25日晚,記者在五指山市各條主要道路看到,市區多條主干道基本恢復正常通行秩序,道路倒伏樹木在有序清理中。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面對強台風“劍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風”而動,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用責任與擔當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介紹,樂東全縣350余個黨組織、4700余名黨員干部參與抗風搶險救災工作,嚴格落實縣鎮村三級包保責任制。通過黨員突擊隊、先鋒崗、志願服務隊等方式組建560余支應急小隊,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應轉盡轉群眾8200余人。
全力以“復”
組織力量開展災后復工復產
8月25日下午,在三亞河口通道工程等項目現場,工人們身著安全帽和工作服,對施工現場進行清障,清理受損施工圍擋,並及時清除淤積、抽排積水,全力以赴為重啟項目做好准備。
三亞河口通道項目是一段由1條主線、3條匝道及8個隧道出入口組成的水下隧道工程,由鐵四院-中鐵二十局聯合體負責設計施工。
中鐵二十局三亞河口通道工程項目黨支部書記楊陽介紹,項目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受損板房材料已經完成採購並發貨,預計兩天左右可運抵三亞。“我們將陸續對受損施工設備進行檢修,預計26日晚一些作業面具備生產條件,逐步恢復到生產狀態。”
台風過境后,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全面推進災后恢復與園區建設,第一時間組建專項工作小組,深入園區各項目工地,開展“拉網式”災情排查,全面掌握基礎設施損毀、設備受損等情況,建立問題台賬。同步啟動“一對一”服務機制,與相關園區企業開展“點對點”溝通,協調解決企業困難。迅速集結50余名黨員干部職工下沉一線開展清淤除障等災后修復行動。
在三亞市吉陽區,該區組織全區包點單位組建“黨員突擊隊”下沉村(社區),協助村(社區)黨組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開展清障搶險、災后修復工作,保障城市有序運行。三亞市吉陽區住建局“黨員突擊隊”和榆紅村迅速行動清理修剪堵住主干道的樹木,暢通應急救援通道﹔吉陽區政府辦“黨員突擊隊”聯合迎新社區開展災后自救,組織居民群眾開展災后恢復家園﹔吉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員突擊隊”清理臨春社區主干道倒伏樹木,以便應急車輛通行。
樂東千家鎮墟前往福報社區主干道被斷樹雜物阻斷后,沿途各村(社區)黨支部迅速集結50余名黨員,帶動周邊村(居民)全力清障。該縣應急、科工信、供電、水務等職能部門嚴陣以待、各司其職,抓緊搶修通信基站250余座、用電線路50余條,恢復供水村居30余個,以最快速度恢復全縣生產生活秩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