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外賣騎士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彭博:台風過后的“清障先鋒” 日常中做團隊“守護者”

台風“劍魚”過境三亞后,城市多處道路受阻。京東外賣騎手彭博在完成配送任務后,主動放棄休息,帶領7名同事組成臨時搶險組,攜帶電鋸等工具投入清障工作。
入職僅兩個月的彭博憑借應急處置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普通騎手迅速成長為管理66人團隊的外賣站副站長。在台風災后重建中,他既統籌調度站點資源,又親自操作設備參與作業。這種"關鍵時刻頂得上去"的工作作風,生動詮釋了新業態從業者的責任擔當,展現出當代青年守護家園的堅實力量。
台風“劍魚”過境后的三亞,倒伏的樹木、散落的斷枝,阻塞了交通,也阻礙著城市恢復的腳步。
8月26日早上10點,在三亞月川社區,一位身穿紅色外賣制服的身影已忙碌多時。彭博此刻正手持電鋸,帶領著7名隊員奮力清理路障。
“大樹把路封死了,我是繞了小道才勉強出來的。”彭博所住的小區同樣受災,但他選擇了“先大家后小家”。“相比小家,更重要的是先讓城市的‘大動脈’暢通起來。”
工具由社區和消防提供,而力氣,全靠隊員們拼出來。切割、扛木樁、清理斷枝……每一個環節都是體力活。頭一天,他們從早上10點干到下午6點,冒雨作業,全身濕透﹔第二天又從清早9點開始,頂著烈日持續攻堅。中間隻有在社區安排下短暫休息過幾次。
這支清障小隊由彭博從其日常帶隊的外賣團隊中臨時抽調組成。所有成員均為全日制職工,為參與救災集體請假兩天。“昨天淋雨,今天暴晒,但真正讓我感動的是,無論是群眾、軍人還是志願者,每一個主動站出來為城市盡力的人都是好樣的。”彭博說。
經兩天全力清理,金雞嶺社區和月川社區主干道已恢復通車。彭博和隊員們即將回歸外賣崗位。
彭博從事外賣行業的時間並不長。今年4月底,他從江西來到三亞,“感覺這座城市挺不錯,就想過來發展”。僅用了1個月,彭博就從一名普通騎手成長為隊長,1個月后又晉升為副站長,如今管理著66人的團隊。
“作為站長,我負責全面的工作。”彭博表示,隊員出勤、訂單統計、突發情況處理……他每天忙到晚上11、12點是常態。
盡管身為站長,彭博依然保持著“騎手本色”。“他們忙不過來的時候我也會過去跑。”他說。從騎手到站長,他每日處理的訂單量從60單降至40余單,但肩上責任卻重了許多。
他尤其重視團隊培養。“我當隊長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新人。”彭博表示,他帶過130余名外賣騎手,其中多名騎手已成為業務骨干。彭博帶新人的內容細致入微:商家位置、小區樓棟分布、客戶地址錯誤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流程……“成為站長后,便將人員合理分配,逐步經營自己的營業部。”
這並非彭博首次直面台風。早在服役期間,他就曾參與2014年超強台風威馬遜的抗洪搶險。如今褪去軍裝,作為外賣站副站長的他依然保持著軍人本色。“我是退役軍人,城市和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站出來,就夠了。”
這種“站出來”的擔當,也體現在他對隊員的關懷中。不久前,一位隊員在送餐途中摔車,彭博立刻趕往現場,不僅協調其他騎手處理未送訂單,還全程陪同隊員去交通事故中心處理事宜、醫院拍片、開發票蓋章,從中午13點30一直忙到晚上19點。
還有隊員餐品被盜,彭博耐心指導如何與客戶、商家溝通,並協助申訴。每天,群裡各種問題不斷,他和管理團隊一一跟進處理。“隊員有困難,就要去幫他。”
彭博多次參與公益行動,但他從不宣揚,他說:“這些都是力所能及之事,大家都在為社會貢獻力量。”
台風過境時,彭博帶領團隊連續奮戰48小時清理倒伏樹木、疏通管網﹔日常工作中,他始終將隊員安全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從搶險救災到走街串巷,這位入職僅半年的年輕副站長,用“該站出來時就站出來”的朴素信念,將臨時擔當轉化為日常習慣。無論是手持電鋸清理路障,還是騎著電動車配送餐品,那份守護團隊、服務社區的初心,始終如一。(熊淑婷/文 實習生王忠華 楊瑩/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