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創造全省60%的GDP、80%的稅收和近90%的就業崗位

海南民營經濟:乘自貿東風闖出新天地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佳
2025年08月28日08:26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南民營經濟:乘自貿東風闖出新天地

  全國每10盒抗過敏藥中,約有7盒來自海南制造,其中的大半份額是由扎根海南20多年的民營企業——萬特制藥(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特制藥)貢獻。

  民營企業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21代羅非魚苗,生長率較初代提升300%。憑借這一優勢,該公司長期領跑行業,每年輸出10億尾羅非魚苗,通過下游企業銷往全球市場。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一大批民營企業務實創新、善作善成,不斷迎來新跨越、新發展。

  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實有民營經營主體360.44萬戶,佔全省經營主體的97.54%,創造了全省60%的GDP、80%的稅收和近90%的就業崗位。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宏大藍圖中,民營經濟正以蓬勃之勢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創新變革與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

  創新驅動,激活發展引擎

  不久前,海南金盤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盤科技)憑借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的卓越成果,入選工信部“工業圖強”企業史志鑒優秀案例名單,成為海南省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創新是金盤科技的靈魂火種。”金盤科技董事、高級副總裁李輝表示。金盤科技從單一變壓器產品起步,通過持續研發創新,已發展成為年營收近70億元的智能制造標杆企業。研發投入上,公司僅在2024年就投入3.56億元,獲得有效專利284項、軟件著作權73項、商標37項。

  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華研)專注海洋資源高值化利用,在其生產車間裡,魚皮、魚鱗等魚類加工副產物經生物酶解技術轉化為高附加值小分子肽,廣泛應用於食品、美容、醫藥等領域。

  “公司30余人的研發團隊中,超85%擁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海南華研常務副總經理劉賽賽說,依靠著高水平的科研團隊,海南華研建起了國內首家魚膠原蛋白實驗室與首個魚膠原蛋白專業生產工廠。

  數據顯示,2024年海南民營企業研發投入20強的研發費用總額達37.63億元,持有國內外有效專利1199件,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准總計335項。從熱帶農業科技領域的新品種培育,到海洋經濟領域的深海養殖技術突破,再到數字經濟產業的數據加工與應用創新,海南民營企業正以創新為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助力,塑造發展優勢

  “這款珠寶級南洋珍珠項鏈年初時的標價還在67萬元左右,現在我們已經調到了52萬元。”8月中旬,京潤珍珠董事總經理周朔介紹。作為海南珍珠加工制造行業首家享受“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政策的企業,今年1月以來,京潤珍珠累計進口珍珠1.63萬粒,節省稅負超100萬元。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既降低了企業運營壓力,也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價格優惠。目前,京潤珍珠已成立國際貿易公司,積極布局搶抓自貿港封關帶來的新商機。

  在儋州洋浦,另一番政策賦能的圖景同樣火熱。今年5月23日,總投資10.56億元的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實現全流程貫通,預計年產值突破20億元。“得益於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產品的全球競爭力有望持續攀升。”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

  復星集團深耕海南近20年,在自貿港政策的持續加持下,其在海南的版圖不斷拓展,在文旅、大健康、新能源等領域穩步布局,累計創造就業崗位6000余個,納稅超百億元。

  近年來,海南以制度集成創新釋放自貿港“聚變效應”,形成政策組合拳。在“零關稅”清單擴容基礎上,實施企業和個人15%所得稅優惠、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等特殊政策。同時打造“海易兌”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務平台,通過數據共享、流程優化實現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將政策紅利精准送達企業。

  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發展沃土

  今年8月,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首批大豆油從洋浦出口印度,儋州洋浦多部門靠前服務、海關簡化流程,助力企業打開海外市場。這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也是海南優質營商環境賦能民企的生動縮影:國際同規模項目建設需2—3年,在海南僅用6個半月就建成投產﹔三次變更用地選址時,洋浦主管部門均快速研究解決……該公司董事長張慧直言:“這樣的效率讓企業充滿信心”。

  民營經濟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優質土壤的滋養。近年來,海南錨定“五向圖強”戰略目標,將民營經濟發展置於突出位置,推出一系列硬招實策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7月30日,海南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規定》,從市場准入、政策支持、權益保護等多維度,為民營企業“量身定制”發展保障。

  在優化營商環境與政企溝通方面,海南通過創新法治會診機制、建立營商環境問題全流程閉環處理體系、開展“營商老爸茶”交流會等舉措,讓政企溝通更直接高效。2022年以來,《海南省政商交往行為指引清單(試行)》等多項機制相繼實施,12期政商交往正面典型案例發布,為親清政商關系立規明矩。

  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海南民營企業也在加速全球化布局:8月26日,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全新一代抗失眠藥達利雷生首批產品在海南順利下線,未來,企業計劃引進歐美頂尖科研團隊,考慮在海南設立研發中心﹔萬特制藥正加速打造亞洲最大的液體藥制造基地與領先的綠色原料藥基地﹔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計劃在政策擴圍后突破現有供應格局,從全球范圍內篩選優質椰子原料並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乘著自貿港的東風,海南民營企業必將乘勢而上,為自貿港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民企動能。(本報海口8月27日訊)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