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貨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李書聖:00后貨車司機“后勤尖兵”  十萬公裡跑成 “活地圖”

2025年08月29日15:18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凌晨四點,天色未明,海南環島高速上,一輛4.2米廂式貨車的燈光劃破夜色。駕駛室內,00后司機李書聖已啟程瓊海至三亞的貨運之路。這樣的凌晨出車,對他而言是常態——去年服務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期間,他化身賽事保障的"關鍵齒輪",三個月內累計行駛超1.2萬公裡,精准運送賽事物資逾500噸。當晨曦初現,他准時抵達目的地,這位年輕司機以車輪為筆,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畫卷上寫下屬於新時代物流人的青春注腳。

當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進入緊張的籌備和舉辦階段,李書聖承擔了大量物資運輸任務。從場館建材、酒店布草到運動員補給,他的車輪幾乎沒停過。最緊張時,他曾一天內兩次往返瓊海與三亞,運送的最重一車貨是滿滿一車廂、重達6噸的礦泉水,供應給賽事酒店、場館和政府保障部門。

“那段時間真是連軸轉,凌晨4點起床裝貨出發,經常晚上9點才能收工,一天工作十來個小時是常事。”李書聖回憶道。印象最深的一次任務,為了配合統一的物資配送計劃,他通宵達旦工作了整整24小時,按要求將貨物精准碼放到各個指定點位。“累是肯定的,但想到是為全國性的盛會出力,就覺得值。”

李書聖自2024年初開始跑貨運,短短一年多時間,裡程表已翻過10萬公裡。他的主要配送范圍覆蓋從三亞吉陽區到萬寧的線路,運送的貨物五花八門:建材、瓜果蔬菜、生鮮,最近則以海鮮為主。

不同貨物有不同的講究。拉海鮮時,為了防止漏水導致貨物腐爛,他每次都提前自費在車廂鋪好防水布。這份細致和責任心,為他贏得了老客戶們的信任,“小李”的稱呼在貨主間口口相傳。

十萬公裡不僅是距離,更是能力的刻度。從依賴導航的新手,到熟記沿線百余個配送點的“活地圖”﹔從戰戰兢兢的駕駛,到如今平穩高效的運輸節奏。今年三月,在萬寧高速路上,他發現一輛拋錨轎車亮著雙閃。李書聖立即取出隨車攜帶的拖車裝備,頂著烈日將故障車拖行30多公裡,一直拉到萬寧和樂鎮的修車店。“路上跑車的都不容易,能幫就幫一把。”他說。

辛勤付出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回報。李書聖的收入從入行時的月薪四五千元,穩步增長至如今的一萬二千元左右。在運輸高峰期,他的月收入可達近兩萬元。

李書聖的專業素養隨實踐持續精進,對各類貨物特性了然於胸:運輸珍貴和樂蟹時精准調控車廂溫度,保障鮮活品質﹔運送建材則創新捆扎固定工藝,確保運輸安全﹔面對生鮮貨品優先規劃最短路徑,最大限度減少中轉耗時。每次出車前,他都會根據貨物屬性定制全流程運輸方案,從溫控參數到裝載方式均實現精細化管控。

談及未來發展,他目光堅定:"行業變革日新月異,必須主動擁抱挑戰。"他計劃拓展業務范圍,通過技能升級拓寬服務邊界。"每掌握一項新技術,就多一份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底氣。"在車輪滾滾間,李書聖正以專業匠心書寫著新時代物流人的成長答卷。(熊淑婷/文 實習生王忠華 楊瑩/圖)

http://hi.people.com.cn/BIG5/412065/412505/412902/index.html

點擊查看更多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