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網約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胡冬月:90萬公裡路50次歸還 零事故“萬能磚”司機

鹿城的晨光剛漫過椰樹梢,胡冬月的網約車已碾過92.7萬公裡的轍痕。這九年裡,他不僅保持著零事故的安全紀錄,更在方向盤轉動間,寫下50次拾金不昧的溫暖注腳——從深夜折返40公裡送還鋼筆,到扛起輪椅護送殘障老人,這位總說“順路”的司機,把每段行程都走成了傳遞善意的旅途。
深夜40公裡的鋼筆守護
凌晨23點的海棠灣,胡冬月剛結束訂單,手機突然震動——平台彈窗顯示:三小時前從三亞灣喜來登度假酒店下車的母女,遺落了一支鋼筆在車內。此時儀表盤顯示已駛離酒店41.6公裡。
“您別急,我送完這單就折返!”他立即回撥電話,將車調頭駛向夜色。此前他已接新單駛至海棠區,鋼筆卡在座椅縫隙未被發現。
凌晨0時20分,酒店大堂的燈光映著他額頭的汗。年輕母親接過鋼筆時聲音發顫:“這是孩子上學用的筆,明天一早就要趕飛機,真不知道該怎麼謝您。”她點開轉賬界面要轉200元,被胡冬月按住手腕:“出門在外誰沒個急茬,我順路。”其實從海棠灣到三亞灣,單趟油錢就夠他跑兩單短途。
這支穿越半城的鋼筆,是他九年方向盤生涯中第50次拾金不昧的見証。92.7萬公裡行程織就的“失物招領網”上,綴滿滾燙的坐標:8部手機、5個塞滿証件現金的錢包、3條金項鏈,還有散落的口紅、眼鏡、文件袋等34件零碎物品。
百級台階上的生命擺渡
“師傅,我爸雙腿殘疾,我媽腿腳也不便,能幫忙扶上車嗎?”一次,一通特殊訂單打進胡冬月的手機。
胡冬月先把輪椅折疊起來,50斤的重量壓得他胳膊酸。扶老人上車時,他特意把副駕座椅調得最靠后,讓老人的腿能伸直。4公裡的路程,正常10分鐘就到,那天卻走了40多分鐘。到了目的地小區,他發現單元門口有幾級台階,輪椅推不上去。他先把老人扶到台階上坐好,再折返把輪椅扛上去,最后推著輪椅穿越小區百余米高低不平的路面,將二老安全護送至單元門口。
司機之家的萬能磚
搬運書櫃、張貼海報、運輸物料......從司機之家籌建伊始,胡冬月便化身“萬能磚”,在機場、亞龍灣、海棠灣等多個服務站義務忙碌,無償服務著當地1.2萬名網約車司機。他的車成了“物資轉運車”,今天拉箱打印紙,明天送套維修工具,全是義務幫忙。
工會的志願活動現場,也總有他默默幫忙的身影。他坦言參與公益活動“三十多次都算少了”,服務早已成為生活的常態。
如今胡冬月的跑車時間少了些。母親查出腺癌后,他每天得抽時間陪診,家中幼兒需撫養,妻子全職工作,跑車時間壓縮致接單優先級持續下降,但他接的每單都沒含糊,胡冬月堅持雨天給乘客遞傘,幫拖行李箱。
金暉漫過鹿回頭山頂時,胡冬月匯入早高峰車流。“干這行就像擺渡,”他轉動平安符流蘇,“送一程人,暖一段路,日子就有奔頭。”(熊淑婷/文 實習生王忠華 楊瑩/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