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移動幫扶 數智賦能繪就白沙鄉村振興新圖景

人民網記者 毛雷 孟凡盛
2025年09月07日11:15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村裡,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河裡,水質出現異常,系統自動報警。茶園裡,數字化升級帶來的旅游新體驗,造就網紅打卡地。展示館中,跨越千百年的黎族文化通過現代科技“活”起來……

自2016年定點幫扶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以來,中國移動以數智技術為筆,繪就白沙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通過構建5G全域覆蓋網絡、打造智慧生態監管平台、激活文旅融合新動能,不僅架起了城鄉數字橋梁,更守護了“山青水綠天藍”的生態底色,激活了千年黎苗文化的當代價值。

航拍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_副本

航拍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構建智慧鄉村新生態

“這塊屏幕上,我們村主要區域的情況一目了然。”在白沙元門鄉紅旗村村委會,來自中國移動的駐村第一書記孫鑒鼎指著屏幕告訴記者,這是中國移動在紅旗村開展“數智鄉村振興計劃”,幫助村委會打造數字鄉村的項目之一。

在紅旗村,重點區域的監控可以通過手機實時觀看,還有30天的回放功能。

“這屬於平安鄉村建設,分為普通監控和AI監控。”孫鑒鼎說,普通監控是在全村公共區域布放基礎監控攝像頭,可實現手機實時監控、30天回放等功能,確保全村范圍內基本安防需求﹔AI監控是在村內重點區域,根據不同場景監控需求實現特定行為監控並自動預警,幫助村委會第一時間掌握各類事件。

利用網絡優勢,紅旗村還通過建設河道管理可視化系統,在重點河段區域安裝高端智能監控,能對進入河道管控區域內的人員進行聲光報警並回傳告警信息,實時預防青少年溺水、盜採砂、取水點周邊種植農作物等事件發生。

紅旗村。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紅旗村。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以前台風的時候我們人工巡河有風險,現在,手機就可以實時查看河道的情況。”孫鑒鼎說,在中國移動的幫扶下,紅旗村還通過智能電話喇叭、鄉村專屬視頻彩鈴、群發短信、雲廣播等方式,開展日常工作宣傳及異常情況應急通知,使移風易俗、秸稈禁燒等重要通知內容入眼、入心、入腦。

變化的,不僅僅是紅旗村。

中國移動海南公司白沙分公司總經理陳筱磊告訴記者,白沙移動大力推動5G和千兆寬帶網絡建設,致力打造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務,累計在白沙建設5G基站300個,實現城區、鄉鎮、景區和重點行政村5G網絡全覆蓋,全縣自然村家庭寬帶覆蓋率近100%。同時開展資費幫扶,面向脫貧人口、農村特殊人群推出了一系列專項資費優惠服務,在套餐、流量、寬帶等方面給予減免,確保困難群眾流量資費能用得起。

科技賦能生態守護,筑牢綠色發展根基

“一張圖上,空氣、水、土壤、噪聲等情況,一目了然。”在白沙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偉業打開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向記者展示科技賦能生態守護的成果。

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 人民網記者孟凡盛攝

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白沙生態保護任務很重,但長期以來,環境保護監管技術水平低、手段薄弱,環境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成為制約白沙生態保護發展的短板。

為了“破題”,“白沙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項目於2021年10月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移動引進資金投入315萬元,通過搭建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建立起涵蓋白沙全縣的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噪聲環境和企業污染源等的環境監控網絡。

2024年1月在第一期建成內容基礎上,中國移動引進資金再投入330萬元,實施平台升級、數據資源建設和系統運維服務,接入了機動車尾氣監測、秸稈焚燒、工地揚塵、空氣質量數據、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等,實現了設備運行在線率的統計和分析,提升了系統分析和支撐管理。

中國移動海南公司白沙分公司項目經理宋健介紹,他們幫助白沙打造全域水質監測項目,在白沙“三江”流域投放35座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白沙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以“一張圖”窺探生態環保全貌,通過環境監測大屏、PC端智慧監管體系、手機APP應用軟件和大數據智能分析等手段,對全縣全域水環境實行主動式全周期智慧監管,借助數智化手段守護白沙綠水青山“生態圈”,讓群眾喝上“干淨水”。

此外,中國移動還在元門鄉打造河道治理項目,在水源保護區9個點位布設監控設備,建設河湖管理智能可視化系統,通過“技防+人防”構建精准高效的河湖監測體系,實現河湖監控點位全時段智能分析、自動預警、及時派發和快速處置等功能,有效杜絕非法採砂、非法侵佔河道、亂倒垃圾等不良現象。

中國移動挂職干部、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許杰鬆(左)在基層調研。受訪者供圖

“自平台運行以來,實現近百萬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融合與分析應用,對2621個各類生態環境任務實現了聯合處理。向上打通了與省生態環境廳、大數據局的生態環境數據鏈路,縱向實現多部門協同聯動,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聯合督導。”陳偉業說。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激活鄉村文化新動能

“來這裡,一站式感受白沙的‘文脈’。”在白沙展示館,講解員符昕用第一視角,帶廣大游客沉浸式體驗白沙的歷史文化。

中國移動援建的白沙展示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全息影像和空氣投影,結合AR互動體驗,創造了一個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環境,這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與民族風情的獨特韻味被直觀地呈現,不僅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更為黎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白沙展示館,講解員符昕用第一視角,帶廣大游客沉浸式體驗白沙的歷史全貌。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在白沙展示館,講解員符昕帶廣大游客沉浸式體驗白沙的歷史文化。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目前,這裡已成為集科普教育、文化傳承、文旅建設於一體的網紅打卡地。

在白沙原生態茶園小鎮,這裡正在進行配套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

“我們正在申報AAA級景區,中國移動也在幫我們做數字化導覽方面的內容,確保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海南人才特派員高子賀說,原生態茶園小鎮已經成為游客到白沙游覽的必打卡點之一,未來他們將進一步做好“茶旅融合”的文章,用茶和黎族苗族文化將白沙的旅游資源串起來,把更多的游客留住。

白沙茶園小鎮。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_副本

白沙茶園小鎮。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近年來,中國移動幫扶白沙通過做長做強茶產業鏈,促進茶旅融合發展。2024年,全縣茶旅接待游客突破15萬人次,帶動從業農民人均增收6200元。

中國移動通過“數字基建+生態守護+文旅融合”的三維賦能模式,在白沙打造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智慧文旅樣板。從5G網絡全覆蓋到智慧監管平台,從數字鄉村項目到非遺活化利用,每一步都彰顯著數智技術對鄉村振興的深刻變革。

“2016至今,中國移動先后派出4任挂職干部到白沙幫扶,共投入2.34億元,引進社會幫扶資金超2000萬元,實施民生、產業、教育、醫療等項目50余個,助力白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移動將繼續發揮央企優勢,不斷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白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移動挂職干部、白沙黎族自治縣副縣長許杰鬆說。

(責編:劉瀚濤、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