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全力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致力打造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人民網儋州9月9日電 (記者李學山)9月9日,儋州市委宣傳部舉辦奮力打造海南自貿港“樣板間”系列新聞發布會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場﹔該市發改部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近年來,儋州洋浦緊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積極把握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以清潔能源島建設為契機,系統構建“1+2+N”新能源產業體系。持續鞏固並做大做強風電主導產業,加速壯大光伏發電與氫能產業,積極培育儲能產業,完善新能源配套服務,全力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為海南自貿港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綠色動力。
截至目前,儋州洋浦已實現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陸上風電9.9萬千瓦,氣電143萬千瓦,余熱發電27.7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3萬千瓦,小水電4.8萬千瓦,光伏發電85萬千瓦。完成我國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洋浦”輪的首次綠色甲醇加注,標志著儋州洋浦在綠色航運燃料應用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風電產業方面,儋州洋浦風能資源富集,已建成的峨蔓風電場是海南省最大的陸上風電場,海上風電具備1160萬千瓦開發潛力。圍繞“上游發電—中游裝備—下游應用”鏈條,目前正積極構建“背倚內地、輻射東南亞、面向世界”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
光伏產業方面,儋州堅持分布式與集中式並舉,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華能、華電、國華、明磊和華宇康等多個集中式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34萬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51萬千瓦。一批分布式項目正在加快布局,未來將持續提升光伏發電比重,助力清潔能源島建設。
儲能項目建設方面,儋州目前正重點推動4個共享儲能項目,涵蓋電化學儲能、全釩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多條技術路線,總投資約44億元,旨在提升系統調節能力,支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納。
智能電網建設方面,儋州持續推進智能電網建設,近年新建及改造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3座,顯著優化儋北-洋浦網架結構﹔積極探索海上風電與高端制造業綠色電力直連新模式。
低碳交通體系構建方面,儋州積極布局LNG、綠甲醇等清潔燃料補給能力。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累計建成充電樁17475個(槍18290個)、充電站249座、換電站6座(電池246塊),車樁比約1:1.19,位居全省前三。
儋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儋州洋浦將繼續堅持以綠色低碳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加快建設現代化新能源產業體系,為實現海南自貿港建設與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儋洋力量。一是持續鞏固風電主導產業優勢,夯實產業鏈核心環節,加快配套碼頭的建設,謀劃檢驗檢測平台,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二是加速壯大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拓展光伏應用場景﹔三是探索氫能“制、儲、運、用”產業鏈發展,培育新的產業增長極﹔四是前瞻培育儲能產業,推進多技術路線發展,增強能源系統靈活性與穩定性﹔五是協同發展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等配套產業,構建新能源產業生態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