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5年首個海口市“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幕 打造自貿港科普新標杆

2025年09月14日20:19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9月14日電 (記者毛雷)9月14日上午,2025年首個海口市“全國科普月”啟動儀式暨第二屆海口市中小學科技節在海南省博物館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科普潮涌自貿港,創新驅動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多維聯動、全民參與的形式,充分展現海口市在科普教育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吸引了現場1萬余名市民、線上50余萬人次共同觀看。

啟動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啟動儀式現場亮點紛呈。海口市瓊山華僑中學學生分享了科技探索心得,激勵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學生以科普劇《細胞星球》生動詮釋生命科學奧秘,通過科普表演與科學的跨界融合激發青少年探索熱情﹔上海世外附屬海口學校學生帶來的《屠呦呦——一株濟世草,一顆報國心》主題演講,以沉浸式演繹展現科學家精神,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活動現場設置了五大展區,一個體驗區,涵蓋AI魔法學院原創課程演示、海南本土黎族傳統樂器科普的融合體驗、古籍及修復工具展陳、海口市22所科學實驗校展示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獲獎成果及教具模型等幾十項科普互動體驗活動,實現政府部門+高校+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實驗校的多維聯動,讓科技變得觸手可及,彰顯海口科普特色。市民現場體驗了人工增雨作業車、元想科普課堂等科技項目,科學實驗秀通過趣味演示彰顯科技魅力,機器人互動表演更是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在現場與機器人互動。主辦方供圖

海口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主席李小雲表示,在全國科普月期間,還將大力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宣講、第二屆海口市中小學科技節、科普零距離進鄉村學校、椰城少年科普研學之旅、科技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班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有效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長李雄偉介紹,目前海口建立了市、區、校三級聯動的科學教育管理體系,聘任295名科學副校長,其中包括3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航天專家,讓頂尖智慧走進校園﹔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開發30余門校本課程,建成8681間學科功能教室、建成22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先行先試。海口先后有1萬余名學生在各類科技競賽中摘得佳績,這些成果印証了海口科學教育在培育“科學家潛質青少年”道路上的厚積薄發。

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海口市正以科普月為契機,不斷探索和創新科普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科普新格局,通過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推動形成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社會風尚,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培育創新人才注入新動能,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文化支撐。

本次活動由海口市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海口市科學技術協會、海口市教育局主辦,海口市融媒體中心承辦,海南省博物館大力支持。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