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五指山市雨林童聲合唱團通過歌聲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一片“雨林葉”飛出大山外

見習記者 黃富國
2025年09月19日07:56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片“雨林葉”飛出大山外

  合唱團的孩子在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演唱。資料圖

  “這是法國朋友送我的,去年我們去法國演出,我跟她交換了禮物。”楊姝垚手裡攥著一本筆記本,神採奕奕。

  9月16日,在五指山水滿中心學校,六年級女生楊姝垚不再羞怯,面對陌生人侃侃而談。可就在三年前,她見了外人都躲著走。

  這一改變源於一支合唱團——五指山市雨林童聲合唱團,和該團指導老師劉旻。

  大山裡的美育“痛點”:

  孩子們的不敢與不懂

  “以前見了陌生人就想躲,現在不管是跟老師交流,還是接受採訪,我都敢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楊姝垚說,是合唱團讓她變了樣。

  放在3年前,沒人能想到這個內向的黎族女孩會有這樣的經歷。那時的她,跟同學說話都要低著頭,聲音很小﹔如今面對記者提問,她思維敏捷,從排練趣事聊到法國見聞,沒半點緊張。

  改變她的劉旻,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也是雨林童聲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剛接觸這些孩子時,最揪心的不是他們沒音樂基礎,而是‘不敢’——不敢說話、不敢抬頭、不敢表達自己。”

  五指山市處於海南腹地,峰巒疊翠造就了雨林奇觀,也遮擋住了孩子們了解外面世界的視線。“五指山市有好山好水,黎苗文化也深厚,可大山的阻隔,讓這裡的孩子離藝術很遠。”劉旻說。

  劉旻還記得第一次見孩子們的場景:小學二年級的李雲冰直愣愣地說“我不喜歡唱歌”﹔四年級的王茹涵喜歡唱歌,也愛表演,但唱的方法不對,嗓子啞得沒法唱了﹔楊姝垚更是問一句答一句,頭都不敢抬。

  除了膽怯,孩子們對藝術的認知幾乎是空白,更別說合唱需要的素養。有的孩子唱歌時含胸駝背,有的隻顧自己唱,完全不聽同伴的節奏,站在台上,表情要麼僵硬要麼緊張,連“自然微笑”都要教很久。

  除了音樂基礎薄弱,家長們也不是很理解。“孩子們學唱歌會耽誤學習。”“每次排練時間太晚,接送孩子不方便。”這些都是他們的擔心。

  “美育不是教唱歌那麼簡單,是要幫他們打開看世界的眼睛。”劉旻說,他當時就下定決心,要帶這些孩子走出大山,讓歌聲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翅膀”。

  破局之路:

  從姿態的改變開始

  劉旻沒急著教孩子們唱歌,而是從最基礎的姿態和溝通教起。

  每天排練前,他會先糾正孩子們的站姿:“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抬頭挺胸,眼睛看向前方。”然后教他們演唱時要保持良好心態,“唱的不是技巧,是把心裡的話輕輕說給聽的人,放鬆下來,讓聲音帶著真心。”

  楊姝垚是被“重點關照”的孩子。劉旻經常單獨指導她,跟她做起了朋友。經過了解才發現,她的父母分別在不同地方打工,平時見面機會很少,很少體驗家庭的關懷和溫暖,所以變得很內向。

  “第一次讓她開口唱歌,她緊張得手都抖。”劉旻說,他當時蹲下安慰楊姝垚,“唱不好沒關系,就把唱歌當成跟朋友說話,唱錯了也不怕。”

  慢慢的,楊姝垚敢唱了。排練時,她把歌詞記錯了,原以為會被笑話,沒想到同學們圍著她一起記歌詞。“現在我記歌詞可快了。”楊姝垚笑著說。

  除了楊姝垚,其他的孩子也都在變。

  李雲冰以前上課老走神,數學成績差。為了跟上排練,她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慢慢的,上課也能認真聽了。

  王明如不會唱低聲部,劉旻教了她十多遍,她沒放棄,現在不僅自己會唱,還能幫同學糾錯。

  “最感動的不是這些孩子唱得有多好,是學會了協作,合唱需要團隊合作。”劉旻說,這種團隊意識,比任何技巧都珍貴。

  走出大山:

  從雨林到法國的“眼界突破”

  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給了孩子們第一次走出大山、走進國際大都會的機會——劉旻帶著合唱團去法國交流演出。

  那是很多孩子第一次離開五指山,第一次坐飛機。楊姝垚記得特別清楚,在巴黎的劇院裡,她們唱了《撿螺歌》《我和你》《但願人長久》等曲目,台下的法國觀眾鼓掌鼓了很久,還有人舉著手機錄像。

  演出結束后,一個法國姐姐主動來找她,“你唱得真好聽!”還跟她交換禮物——楊姝垚送了對方一個玩偶,對方回贈了一本筆記本。

  那次法國之行,讓孩子們開了眼界。楊姝垚發現,外國朋友唱歌時“站得直,表情自然,音調也特別准”,回來后就跟劉旻學練站姿,“現在唱歌再也不低頭了”。

  記者採訪時,合唱團正在排練《我是雨林一片葉》《水滿水滿山水少年》《五指山上紅旗揚》等曲目,准備去海口參加比賽。

  排練室裡特別熱鬧,楊姝垚帶著妹妹楊雅思練和聲,楊雅思現在是《我是雨林一片葉》的主唱,是劉旻特意給她安排的機會。

  “隻有拿出好成績,才能讓更多人聽到雨林的聲音。”劉旻看著孩子們,滿是欣慰。“以前有的孩子沒想過考大學,現在說想要考最好的學校﹔以前對外面的世界沒概念,現在想出國留學。”

  據了解,五指山市已經將音樂教育作為地方特色在全市推廣,目前已選取4所學校作為試點,選拔學生參加合唱團,並計劃在10月成立市級合唱團。

  “現在只是試點,長遠來看,我們還計劃在全市中小學推廣音樂教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音樂教育體系,讓音樂為山裡的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福音’。”五指山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就像《我是雨林一片葉》裡唱的:“太陽光啊金燦燦,雨林四季多溫暖……陽光雨露惠水滿,幸福的歌兒落滿山。”合唱給山裡的孩子帶來了陽光,而孩子們也通過歌聲,從大山走出,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