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保亭460件民間文藝作品獲版權“身份証”  150萬元文創銷售額激活文化活力

2025年09月23日20:27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三亞9月23日電 (熊淑婷)9月23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開展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截至目前,保亭已完成460件民間文藝作品版權登記,涵蓋版畫、攝影、音樂、藤編等多個品類﹔“保亭有禮”文創品牌完成5大類產品研發,銷售額突破150萬元。

微信圖片_20250923172337_6_31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開展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人民網 熊淑婷攝

保亭設立海南省民間文藝版權保護服務工作站(保亭站),提供“一站式”咨詢、登記、維權服務,還制定獎補措施激發登記熱情。據統計,保亭1647件民間文藝作品分屬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美術4大類,目前460件完成登記,涵蓋版畫、藤編、黎錦紋樣等多個品類。保亭文聯通過專題培訓、“上門服務+組團登記”模式,解決創作者“跑腿難”問題,更邀請版權獲益者“現身說法”,讓“版權是資產”的意識深入文藝工作者心中。

保亭以版權為紐帶,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保亭有禮”文創品牌深挖黎苗圖騰等元素,截至目前,“保亭有禮”已完成5大類產品研發,實現文創產品銷售3200余件,銷售額突破150萬元﹔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為40件自主創作作品登記版權,其黎錦紋樣授權合作開發衍生品,2024年景區文創銷售額達300多萬元。全國首個“黎苗文化保護傳承展示體驗區”行動方案落地,更讓保亭形成“展示—體驗—傳承—發展”的文化服務鏈條,相關經驗入選海南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

作為海南黎族苗族文化重要發祥地,保亭擁有“黎族鑽木取火技藝”“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過去權屬模糊的黎苗民間文藝作品,如今憑借版權登記証書獲得“法律身份証”,維權效率大幅提升。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深圳文博會等平台,保亭展出的350件版權作品及手工藝品,搭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演的紡染織繡、鼻蕭演奏,讓千年民族文化吸引全國目光。

“我們要讓黎苗文化瑰寶既傳得下去,更活得出彩。”保亭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英挺表示,下一步保亭將繼續深化試點建設,完善版權保護與利用機制,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保亭經驗”,為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事業貢獻基層智慧。

(責編:劉瀚濤、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