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貨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陳金山:80萬公裡零事故 瓊島水果貨運“安心軸”

清晨6點,陳金山掀開厚重的保溫箱,一股寒氣扑面而來。他熟練地打開貨車廂門,目光掃過碼放整齊的泡沫箱和紙筐。手指劃過飽滿的荔枝,又輕輕按了按芒果箱的固定繩——“火龍果怕壓,荔枝怕悶,芒果磕碰就留疤”,五年穿梭於陵水果園與三亞市場的經驗,早已刻進他的本能。
80萬公裡零事故 彎道坡度烙印腦中
五年光陰,車輪碾過整整80萬公裡海南環島路,陳金山創下“零事故、零違章”的硬核紀錄。這絕非運氣使然。
“路熟到閉眼都曉得哪段有坑、哪彎要慢。”他口中的“熟”,是汗水和裡程澆灌出的印記。旺季時,從陵水陵武村到三亞水果市場,他一天能跑四趟短途﹔淡季則轉向建材運輸,路線更長,裝貨卸貨更耗時。無論載的是荔枝還是沉重建材,他嚴守鐵律:時速穩控八十公裡。
陵水陵武村至三亞的環島高速上,每個彎道坡度都烙印在陳金山腦中:牛嶺隧道出口有橫風,英州段沉降路面雨季易積水,海棠灣匝道盲區常竄出電動車。“不是開得慢就安全,”他轉動方向盤避開路面油漬,“得預判所有可能性。”
陌生路途保留溫度 舉手之勞暖熱瓊島路
飛馳的貨車間,陳金山總為陌生的路途留著一份溫度。去年陵水至三亞途中,偶遇路邊拋錨的摩托車。他毫不猶豫靠邊停車,翻出隨車攜帶的工具箱,蹲在烈日下搗鼓近二十分鐘,汗水浸透工裝,直到摩托車重新轟鳴。“都是小事。”面對感謝,他習慣性地擺擺手。在陵水批發市場,他常幫人手不足的小商戶扛起沉重的貨筐﹔在三亞建材城卸貨時,見搬運工吃勁,總會默不作聲地上前托住板材一角。
這樣的片段構成陳金山運輸路上的日常:在瓊中水果集散地幫七旬阿婆抬三十斤果筐上三輪車,於三亞崖州瓜菜市場替新手司機重新捆扎鬆動的冬瓜垛。
“陳師傅的車一到,心就落回肚子裡!”合作多年的水果商感慨。旺季月入萬余元,淡季收入銳減,陳金山卻始終守著方向盤:“握緊它,日子就有奔頭,心裡就踏實。”
熱帶海島物流流轉 枝頭鮮甜准時送達
陳金山的生活節奏隨島上的物產流轉。每年十月至次年四五月是水果運輸的“黃金期”,也是他最忙碌的時節。“荔枝、芒果、火龍果、西瓜……搶的就是新鮮。”他深知肩上擔子的分量。清晨裝車,冷鏈全程護航,隻為將枝頭鮮甜准時送達市場。而淡季的建材運輸,考驗的則是耐力和穩妥,“那些板材、鋼材,裝車要更講究平衡和固定,開起來也要更穩當”。
當朝霞再次浸染三亞灣,陳金山發動貨車,80萬公裡毫厘不差的刻度,在瓊州大地上刻寫下安全與信賴的坐標。(熊淑婷)
點擊查看更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