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截至九月底,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完成超二千四百架次飛機維修

海南,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記者 丁文文
2025年10月09日08:12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南,何以“圈粉”全球航司?

  工作人員在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檢修飛機。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基地技術人員在仔細檢查航空發動機。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海口美蘭機場東側,清晨的定檢機庫,引擎轟鳴聲漸歇,身著橙色工裝的飛機維修師便圍攏過來,扳手擰動零部件的“咔嗒”聲與對講機裡清晰的指令聲,交織成獨特的“維修序曲”。

  “飛機放這兒修,心裡特別踏實。”目光追隨著維修團隊的身影,韓國某航空公司客戶代表語氣裡滿是認可,“從提出需求到方案落地,24小時就能收到反饋﹔換個零件,保稅庫裡很快就能調貨,這樣的效率在全球都少見。”

  客戶代表所說的“放心之地”,正是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自2022年投產以來,這裡已成為全球航空公司的“飛機診療中心”。

  海南自貿港為何吸引全球飛機遠道而來檢修?記者帶你探尋背后的“引力密碼”。

  首單變N單 | 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邁向國際市場

  “2022年10月,接到首單進境飛機維修任務時,既緊張又興奮,手裡的工卡都快被攥出褶子了。”回憶起3年前的場景,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系統維修中心經理張德鏗仍難掩激動,“這可是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在國際舞台的‘首秀’,容不得半點差錯。”

  2016年,在福建深耕發動機維修10年的張德鏗揣著技術証書來到海南。他主動學習“充電”,陸續考取2個機型証書與維修執照,把工作范圍從單一的發動機維修,拓展至發動機、大翼、起落架三大核心部件,還憑借精湛的技術帶出多名專業徒弟。

  正是這份“硬資質”,讓他深度參與了首單維修業務。“當時是一架菲律賓皇家航空A320更換APU,每個螺絲的力矩、每根線路的連接都要反復確認。”張德鏗記得,飛機交付當天,外方客戶代表豎起大拇指,“那一刻,所有付出都值了,這不僅是修好了一架飛機,更是把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首單名片遞到了國際市場。”

  這張首單名片,很快為基地敲開了更多國際大門:

  2022年11月,海南自貿港迎來首單進境飛機發動機更換業務(菲律賓皇家航空A320更換發動機)﹔

  2023年4月,海南自貿港首單進境飛機噴涂及維修業務﹔

  2025年6月,海南自貿港完成首單境外寬體機整機彩繪工作﹔

  ……

  截至2025年9月底,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已完成2400余架次飛機維修、278架次整機噴涂及6萬件航空零部件維修。其中,包括百余架次進境飛機維修和噴漆業務,服務覆蓋國內外近50家航空公司及飛機租賃公司。

  “你看,那架波音787是約旦皇家航空9月10日剛送來的,也是首單之一。”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空港維修基地總監古志林指著機庫裡的飛機介紹,“這架飛機要完成空地互聯系統加裝和整機噴漆,靠著進境維修免保証金、進口維修航材保稅等自貿港優惠政策,能有效降低客戶維修成本。”10月下旬飛機交付后,這架“換新裝、增新能”的波音787,將成為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業拓展中東市場的“移動名片”。

  “頭回客”變“回頭客” | 自貿港優惠政策吸引境外航司紛至沓來

  步入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定檢機庫,不同機型的飛機“佔據”著各自工位,定檢機務人員或趴在機翼上檢查蒙皮,或鑽進機艙調試設備﹔機庫外的停機坪上,多架境外飛機正“排隊”等待入庫。這番忙碌的景象,每天都在上演。

  “這是‘頭回客’,那是‘回頭客’……”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空港維修基地副總監楊文博指著機庫裡的飛機,向記者細數客戶名單,“現在,越南、泰國、卡塔爾等國的航司都和我們建立了長期合作。”

  為何越來越多的境外航司成了“回頭客”甚至“老顧客”?

  越南某航空公司客戶代表給出了答案:“在海南修飛機,政策紅利多、效率高、成本低。比如,進境不用繳保証金,避免了資金佔用﹔需換零件時,保稅航材超市裡的貨當天就能調到位。綜合算下來,維修成本比其他地方低15%左右,自然成為我們長期合作的首選。”

  客戶代表口中的“政策紅利”,正是海南自貿港為航空維修產業量身打造的“組合拳”——

  進境維修飛機免繳保証金,緩解航司資金壓力﹔維修航材入保稅區,企業無需提前繳稅﹔進口維修設備享受零關稅,降低企業成本。

  “這些政策不是‘紙上福利’,而是真金白銀的實惠。”楊文博算了一筆賬,“綜合下來,可以為航司節省10%到15%的維修成本。”

  除了政策優勢,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不斷升級“一站式”服務能力——

  從機體大修、零部件維修到整機噴涂,飛機來海南就能“一步到位”。

  2025年4月,海航技術與空中客車集團(Airbus)旗下歐航航材(Satair)合作的航材超市項目(IMS)正式投用,388個寄售航材件號、13.94萬件航材入駐海航技術海口空港保稅庫,採用“寄售模式”——航材所有權歸供應商,使用后按實際消耗結算,大幅縮短了飛機停場時間。

  2025年5月,基地又添“新籌碼”: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獲商務部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許可,涉及渦輪風扇發動機、航空慣性導航儀等物項。有了這個許可,不僅大幅縮短零部件出口時間,還提升進境飛機維修業務競爭力。

  區域圈變全球網 | 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產業市場機遇廣闊

  12月18日,海南全島封關運作將正式啟動,海南與國際的往來將更加頻繁,全球客貨飛機在海南起落頻次將不斷刷新,空中航線越織越密。隨之而來的,是對飛機維修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產業無疑將獲得更多的市場機遇。

  機遇不止於此。2024年,民航局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加快推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其中,提到提升海口等若干區域航空樞紐功能,穩步推進專業和綜合性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這意味著,海南會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航空運輸相關企業集聚,將促使航空維修產業向更廣泛的領域拓展——除了傳統的飛機機體維修、發動機維修外,還可能涉及航空電子設備維修、航空材料研發等高端業務領域,進一步豐富海南航空維修產業業態。

  緊抓新機遇,海航技術黨委書記張建透露,作為海南自貿港本土航空維修企業,海航技術將持續開發東南亞、南亞、東北亞、中亞、中東等地區的新客戶業務,加快多機型客改貨能力建設、C919機型定檢及噴漆能力建設,推進飛機復合材料維修、寬體機APU維修、飛機燃滑油系統維修等附件項目落地,建立發動機零部件深度修理全工藝能力,逐步完善航空維修產業鏈條,推動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產業穩步向全球市場延伸。

  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各項“首單”

   2022年10月

  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首單進境飛機維修業務:菲律賓A320飛機更換APU

   2022年11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進境飛機發動機更換業務:菲律賓A320飛機更換發動機

   2023年4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進境飛機噴涂及維修業務:愛爾蘭B737-800BCF飛機

   2023年5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A350飛機整機噴涂業務

   2023年8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冰島飛機進境維修業務

   2024年1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泰國寬體飛機進境維修業務

   2024年2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越南進境飛機維修業務

  海南自貿港首單“客改貨”業務

   2024年5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韓國進境飛機維修業務

   2024年8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越南寬體飛機進境維修業務

   2025年1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蒙古國進境飛機維修業務

   2025年6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境外寬體機整機彩繪工作

   2025年9月

  海南自貿港首單約旦進境飛機維修業務

  整理/丁文文

  制圖/張昕

(責編:吳佔桂、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