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館藏天地 千載續弦歌——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開館一周年綜述
一年時間,可以讓一座圖書館從無到有,亦可以讓它從物理空間,成長為一座精神地標。
2024年10月18日,國內首家以“東坡文化”為主題的圖書館——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在海南省委黨校正式揭牌。
一年來,這裡以萬卷藏書奠定學術根基,以八方捐贈匯聚傳承暖流,以多元教育活動激活千年文脈。共同繪就了一幅東坡文化在新時代“火起來”的生動畫卷。
奠基與開拓
從宏偉藍圖到文化高地
2022年4月,在省委統籌下,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確立了“共建、共管、共享”創新機制——省委黨校提供場館與設計支持,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工程招標與施工,海南大學則憑借學術優勢精心遴選圖書。三方攜手,共同孕育了這一文化新空間。
歷經兩年多的精心籌備,一座面積2278平方米、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專題圖書館落成開放。館內設有藏書區、電子閱覽區、閱讀互動區、學術研討區及文化交流接待區五大核心區域,為讀者提供沉浸式的東坡文化體驗。
書,是圖書館的靈魂。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立志打造為國內東坡主題藏書最豐富的機構之一。為此,海南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每年投入資金採購圖書。截至目前,館藏書總量已突破1.3萬冊,這裡除了常見的三蘇詩、文、詞集之外,還藏有《蘇東坡集版本叢刊》《蘇軾著作版本集成》《蘇軾書法全集》《蘇門四學士著作合刊》《宋代詔令全集》《宋代傳狀碑志集成》《宋代序跋全編》《全宋筆記》《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近代日本漢文文獻叢刊》《韓國漢文學百家集》等大批具有極高學術價值的珍稀文獻與集成叢書,另有一些其他朝代歷史著作及文人全集,現當代學者的研究專著。
該圖書館以豐富的藏書構成了一個立體、多元、深入的東坡文化研究資料體系,為學者和愛好者打開了一扇通往東坡世界的宏大之門。
情懷與共筑
從私人珍藏到公共財富
一座優秀的圖書館,不僅藏書要豐富,更需匯聚人心,共筑文脈。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的建設歷程中,收藏家們的慷慨捐贈,書寫了“化私藏為公器”的動人篇章。
開館一年來,圖書館已收到民間捐贈的東坡古籍260余冊、古籍散頁250余筒、拓片60余幅,以及大量相關研究專著等珍貴文獻資料。每一件贈品,都承載著捐贈者對東坡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文化的擔當。
收藏家王富龍先生多次捐贈,包括嘉慶刻本《東坡書傳》、明代汲古閣《東坡題跋》等珍貴版本。“這些書都來自省外,我收藏了多年,一直很珍視。”王富龍表示,東坡與海南的故事讓他感動,將這些書捐贈到這裡,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收藏家、金石書畫鑒定家焦涌同樣是東坡文化的傳播者。去年,他一口氣將珍藏的二十方名家篆刻東坡主題印章托管給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今年,他再次決定將珍藏近十五年的書法家沙孟海手書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六平尺書法作品等無償捐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讓東坡文化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壤中生根發芽。”他說。
活化與賦能
從靜態館藏到動態課堂
圖書館的生命力在於使用,在於讓其藏品“活”起來。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絕非靜態的陳列館,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磁場和教育平台。
據了解,自2024年10月18日正式開館以來,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已累計接待學習、閱讀、參觀人員110余批次,人數超過6000人次。特別是自2025年1月以來,接待量顯著增長,超80批次、4000人次,有效推動了東坡文化的傳播與普及。
對黨政干部而言,這裡是提升素養的“思想淬煉場”。省委黨校依托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館藏資源,開發了“東坡文化現場教學”“蘇東坡的為政之道”等特色課程,一改傳統講授模式,學員們在東坡詩詞與生平故事中開展沙龍式研討,汲取其為政智慧。“東坡思想中的許多精髓,如民本理念、豁達胸襟、廉潔操守,對今日干部修身立德、提升治理能力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主任詹賢武教授表示。
對於青少年而言,這裡是文化自信的“啟蒙之地”。海口市靈山中學的師生們曾走進該圖書館,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海口市靈山中學高二學生徐浩斌感慨:“在古籍與光影交織中,蘇東坡不再是課本裡遙遠的名字,而成了可感可觸的人生榜樣。”帶隊老師張翎認為,這樣的體驗能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年輕人心中悄悄發芽,終將長成精神的參天大樹。
一年來,來訪者不僅有黨政干部、大中小學生,還有企業員工等社會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專程從省外趕來的文化愛好者。東坡文化的魅力,跨越地域與年齡,持續點燃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的認同與熱愛。
一周年,是回顧,更是新起點。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的腳步並未停歇。
“我們正全力推進圖書館信息化二期工程,”省委黨校圖書館館長柏本豪介紹,“目標是實現全部館藏圖書、書畫作品的數字化,並系統收集相關視頻資源,構建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東坡數字圖書館’。”此舉將突破時空限制,讓更多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便捷地親近東坡文化,感受其跨越千年的魅力。
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正如它所紀念的蘇東坡一樣,以其深厚的底蘊、開放的胸懷和蓬勃的活力,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熱土上,穩穩立起一座文化的燈塔,既照亮來路,更指引前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