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將為樂城先行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全景圖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供圖
人民網博鰲11月24日電 (記者李學山、符武平)作為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之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那麼隨著海南自貿港在12月18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樂城先行區將如何依托封關后全新的政策與制度環境,打造一個能與全球頂尖醫療區同台競爭的“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和“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國際創新藥械的引進成本和患者負擔能否進一步降低?
人民網多語種記者走進海南自貿港看中國式制度型開放採訪活動走進樂城先行區。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11月19日,樂城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符祝接受人民網多語種記者走進海南自貿港看中國式制度型開放採訪活動集體採訪,暢談自貿港封關運作帶給樂城先行區的發展新機遇。
談特許藥械引進:“零關稅”等核心政策將讓更多百姓用得上先進藥械
符祝介紹,截至目前,樂城已引進了525種特許藥械。全島封關后,隨著“零關稅”稅目比例的大幅提升,將與樂城原有的特許藥械政策形成強力疊加。國內已上市藥械引進樂城更優惠,疊加樂城原有的“特許醫療”政策,將持續引進全球領先的創新藥械,讓患者更快、更經濟地用上國際先進產品。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符祝接受人民網多語種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符祝認為,海南自貿港“零關稅”進口原材料、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以及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最高15%等核心政策,構成了獨特的制度優勢。這不僅加速了國際創新產品的引進,更將吸引全球藥械企業在海南落地生產,長遠來看,將助力中國百姓以更可負擔的價格,用上國際先進的藥械產品。
“我們正積極推動更多國際創新藥械納入樂城特藥險,將陸續推出樂城特藥險全國版、國際版,讓樂城特藥險能夠惠及更多的患者。”符祝說,樂城正在聯合輝瑞等跨國企業開展贈藥等患者援助項目,多措並舉減輕患者負擔。在今年進博會上,輝瑞捐贈了血友病非因子創新藥物,這款藥物在今年2月通過樂城先行先試政策,在瑞金醫院海南醫院開出了除美國之外地區的首張處方。隨著捐贈工作的推進,后期會惠及更多患者。
海南博鰲樂城“永不落幕”國際創新藥械展,展出膠囊一般小的心臟起搏器。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談真實世界研究:可為企業提供從產品落地到產業創新的全周期支持
符祝說,樂城是全國首個開展真實世界數據應用試點的區域,截至目前已有21個藥械產品通過樂城通道加快在中國上市,3個產品通過真實世界數據輔助支持醫保准入試點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樂城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平台和真實世界數據應用的創新環境,能夠為來到這裡的創新企業提供從產品落地到產業創新的全周期支持。”符祝表示,當前,樂城正積極構建面向全球的藥械創新資源集聚區,依托瓊海的區位優勢和自貿港政策環境,為企業提供從產品引進、注冊申報到生產流通的全鏈條服務。歡迎各企業將更多創新產品線整體布局瓊海,充分利用自貿港加工增值、跨境支付等政策,推動研發、生產、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在瓊海樂城協同落地,攜手實現更高質量的互利共贏與可持續發展。
符祝認為,自貿港封關運作后,“一線放開”將使樂城與國際市場的連接更加順暢。樂城將探索建立更高效、更便捷的國際藥械引進體系。同時依托更加開放的環境,吸引全球頂尖醫療資源、科研人才和機構落戶樂城,開展更深層次的臨床研究與技術合作。在“一線放開”的總體框架下,進一步探索與國際接軌的醫療管理、服務和人才引進模式,營造國際領先的醫療創新環境。
談醫療旅游和科技創新:在國際醫療產業格局中的影響力將持續提升
數據顯示,2024年,樂城接待醫療旅游人次達41.37萬,同比增長36.8%,其中國際醫療旅游團人均消費超1.2萬元,帶動體檢、醫美、康復等全鏈條消費。今年1-9月接待醫療旅游人次同比增長近64%﹔目前已接待了來自加拿大、迪拜、印度尼西亞、西班牙、俄羅斯、老撾、烏茲別克斯坦、剛果、古巴、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的游客。
人民網巴基斯坦籍外專參觀“永不落幕”國際創新藥械展。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符祝說,展望未來,樂城將依托封關后全新的政策與制度環境,在醫療服務、醫院管理、技術標准、患者體驗等方面對標國際頂尖標准,聚焦“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持續引進和展示全球最新的醫療技術和藥械產品,打造醫療核心吸引力,充分結合瓊海和海南豐富特色旅游資源,提供“醫療+旅游”一體化的高品質服務。
與此同時,封關后的人員進出自由便利、86國免簽入境以及外籍醫師到樂城執業審批縮短至15天等政策,將為國際患者和頂尖醫療人才來樂城創造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在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方面,資金跨境流動自由便利、支持設立外資企業等政策,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和醫療實體參與樂城建設,當前,樂城正加速國際化進程,致力於建設成為全球創新藥械的匯聚展示之地、引進使用之地、創新研發之地與數據匯集之地,持續提升在國際醫療產業格局中的影響力。
人民網美國籍外專走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先行區。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談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政策創造更多“全球首例”
近年來,樂城作為全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已實現眾多醫療器械和藥品的“全國首例應用”。其引進流程通常包括:醫療機構根據患者臨床需求申請、通過海南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等部門的快速審批、在海關等部門監管下通關入境、在嚴格倫理審查和監督下用於特定患者臨床救治。
海南博鰲樂城“永不落幕”國際創新藥械展上展出國產世界首台2米PET-CT模型。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符祝介紹,僅今年以來,樂城就新增引進特許藥械74種。比如全球最新一代智能人工耳蝸系統(科利耳Nexa系統)在樂城完成全球首批應用。一年給藥兩次的HIV預防藥物來那帕韋,在美國獲批僅8個工作日后就在樂城實現“全球同步”﹔全球首個且唯一獲美國FDA批准用於延緩1型糖尿病發病的新療法Tzield®,在樂城開出亞洲首批處方。
“全球首發”背后,是樂城充分發揮集成優勢,扎實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優化的成果。符祝表示,封關運作后,海關監管模式將進一步優化,臨床急需進口藥械的通關放行將更加快捷,這為樂城建立更高效、更安全的國際藥械供應鏈提供了堅實基礎。在海南省衛健、藥監、海關等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樂城將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實施產品“預審制”和“一站式受理模式”,顯著提升審批效能,力爭創造出更多“全球首例”的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