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每个人都会像片中的桃姐一样徐徐老去,面临死亡;每个人也都会像Roger一样,看着身边的老人缓缓步入暮年,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桃姐》的导演许鞍华曾这样说。
    每个人都希望以老有所依的方式走到生命的终点。而在中国,短短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时间,使得我们正在面临一个“未富先老”的格局。社保只够“喝粥”,孩子还要来“啃”你。看上去像是玩笑,却是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写照。靠什么来养老?如何让每一个人过一个滋润的晚年注定将成为焦点。

中国式养老困局 如何养老成为社会考题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日前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银发浪潮”来袭,养老“大堤”能否抵挡?
    据介绍,现在我国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这三个一,决定了中国养老问题的艰巨和复杂。目前,我国的城乡养老体系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失独者之痛:垂暮之年谁来守护

中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悲恸毁夫妻身心

    育儿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年龄大都50岁开外,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还要面临养老的窘迫……

曾经的光荣

  • 计生委主任失独子后陷入恐惧 后悔没生二胎
        李建荣清晰记得30多年前的情境。大儿子5岁了,她才怀上第二胎。新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 ”“领导亲自来做工作”,本来自觉“合理合法”的李建荣开始动摇了。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纠结后,这位“先进工作者”还是决定放弃腹中胎儿。为此,她还得强忍着痛苦,说服家里的老人“要理解和感恩国家”。这一年内,全厂364个育龄妇女,有60人和她一起,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发证的那天,领导对着喇叭,情绪高涨地表扬她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如今的困境

  • 聚焦失独父母 怕老怕病不怕死
        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
  • 精神折磨——压抑、自闭和尊严
        事实上,除了失子之痛,其他精神上的折磨也让失独者痛苦不堪,普通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或许立刻引来这些父母的怒目相视或者失声痛哭,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睹物思人,极力躲避世俗人伦。

何处安放我那张养老床?

中国式养老陷入两难:公办养老院排长队 民营机构举步维艰

    老人王淑芬(化名)四年前入住了一所毗邻大医院的民办养老院,希望减轻子女的负担。然而经过几轮涨价,每月六千多元的总费用让她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养老方式。
      王淑芬渴望能进入一家价廉物美的公立养老院,却被告知需要排队等候很多年。“实在不行我打算回家,请保姆照顾,跟养老院比还是家舒服”。

海口老人公寓:空巢老人的等待

他山之石:国外养老各有良策

美国:老年公寓什么都管

    美国有比较好的退休养老制度,大体可分为:一是老人住在老年公寓里自己独立生活,二是住在有各种辅助设备的生活区,三是住在有人照料的退休社区,岁数再大一些的住在护理院,四是住在自己的家里。以前在80岁以上的美国老人中,60%以上希望住养老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老人喜欢住在老年公寓里。

德国:养老有四大支柱

    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降到7000多万,一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50岁,1/3的人口超过60岁。第一种是居家养老,老年人在家中居住,靠社会养老金度日。这种形式最普遍。第二种是机构养老。第三种是社区养老,正在成为主流。第四种方式是异地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居住地养老等。

日本:号召老人下乡发挥余热

    日本是老年人大国,日本的老龄化率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30%。日本从政府到个人都非常重视老龄化问题。日本一家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提供比较优惠的条件,让都市退休老人回到农村务农。在日本东京等大城市的老人大多是从地方农村出来的,所以,退休之后能够回到故乡,成为了一种很自然的愿望。

新加坡:公积金养老

    新加坡人缴纳的公积金数额和工资挂钩,工资越高公积金越多。新加坡人从开始工作就要缴纳公积金,等到退休的时候,政府一次性给付绝大部分的公积金,而这些钱,则被主要用来养老和医疗。

  • 昵称
  •   

最新留言

  • [网友] 我们值得探讨。
  • [汉人] 养儿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