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暖炕”,一个在中国被称为“火炕”的家伙最近火了。3月16日,韩国国土海洋部表示,在听取专家和相关协会的意见后,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继端午节申遗争议之后,暖炕申遗争议再一次在中韩网友间展开。 |
|
要抢在中国前面,将暖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联社16日报道称,韩国国土海洋部当天表示,在听取专家和相关协会的意见后,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该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调查,专家们得出暖炕技术具有值得为人类保护的世界遗产价值,因此决定启动申请程序。如果专家的事先调查认为暖炕申遗具有可操作性,那么韩国国土海洋部将在今年下半年单列相关预算,最快明年正式启动暖炕申遗工作。【详细】 韩国暖炕申遗引发中韩网友口水战 继端午节申遗争议之后,暖炕申遗争议再一次在中韩网友间展开。 部分韩国媒体称,“中国可能成为韩国申遗的主要障碍”、“要抢在中国之前申遗”。韩国网友也表示,“暖炕是我们(韩国)的传统取暖方式,将暖炕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真是一个好消息”、“暖炕是我们国家(韩国)建筑方式中的一种,我们要守护这项技术,更要将它告知于后代子孙。所以申遗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对此,中国网友们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了对韩国暖炕申遗的反对。有网友表示,“端午节已经没了,现在轮到暖炕了,何时是个头”,更有网友讽刺道,“韩国要为暖炕申遗,东北人民笑了,如果东北大炕都是韩国的,那乡村爱情故事不就成了韩剧”?【详细】 |
![]() |
![]() |
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消息一出,有中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 昨日下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表示,中国暂不会将火炕技术申请非遗。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世界之首。【详细】 专家:申遗和专利不同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呼吁网民要冷静看待,他表示:“申遗和专利不同,并非一种特权的证明。另外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遥遥领先他国,完全不需要担心。” 有网友认为“暖炕”被韩国抢注“非遗”,就代表该技术是韩国的。这一点,田青解释道:“申遗和专利不一样,并不是说韩国为“暖炕”申遗就代表它是韩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非遗申请的初衷是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共同”这个词很重要。”【详细】 |
“暖炕”申遗再敲传统文化保护警钟 是非、对错、黑白、曲折,一目了然。而韩国方面却一直乐此不疲,我们或憎恶、或鄙视、或嘲笑、或无视,然而,韩国对于文化保护所持的态度和举措着实让我们汗颜和愧疚。譬如:韩国首尔政府为了保护汉城德寿宫,不牺拆除政府机关和写字楼群,并将道路改向。而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将文化与旅游有机契合,不遗余力推介、展示,电视剧《大长今》就曾一度刮起韩国饮食“炫风”。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 “洋文化”、“洋快餐”的冲击,“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舶来品倍受追捧,而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却在下降,以致于“传统节日除了吃就无所事事”的报怨越来越多。四大发明、文明古国、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光环和荣耀正在慢慢褪色。心中不禁疑虑:中国的传统文化怎么了?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该怎样保护好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呢?【详细】 |
|
保护文化遗产是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可惜,我们陷入了保遗误区。我们有立法,有法律,有名录,有管理部门,但缺执行、缺民众参与,这就相当于有“销售”却没有“售后”。 事实上,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得向韩国学习。韩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除了有相关法律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并且韩国的文化遗产地、博物馆和文化史迹等门票价格都比较低,观众不会因价格望而却步,这样能发挥民众教育优势。反观咱们的,大多数就把门票当赚钱工具。 对于文化遗产,不是“抢得先机”去赚钱,而应“抢得先机”去保护。不禁萌生出一个小小猜想,像韩国等小国的面积仅相当于我们一个省的大小,物以稀为贵,会不会因此特别珍惜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源,我们地大物博、资源丰厚,老祖宗留给我们数以万计的财富,是不是就有点无所谓心理了?【详细】 |
站在文化保育的角度来看,有这么一位邻国在身旁,天天叫着、嚷着和我们争夺某项东西的发明权,未必就是件坏事。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才时刻提醒我们,必须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即便有时候被对方捷足先登,抢走了一两件“自家物什”,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重视不够。这就好比当年,一些外资企业“抢注”我们的老字号商标,虽然说其行为令人愤怒,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商标、产权意识的觉醒。 这些年,国人对于申遗的热情不可谓不高涨,但睽诸我们的非遗名录,阳春白雪多,下里巴人少;反观韩国,居然将泡菜、暖炕等在一些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也统统申遗。这倒并非因为人家可申报的东西不多,相反,这种既重视国粹瑰宝,又不忽略寻常巷陌的遗产观念,非常值得今天的中国人学习。 要知道,很多时候,文化、历史也是在这些看似貌不惊人的物件、技艺中实现延续传承的。【详细】 |
![]() |
我们没必要跟着韩国的节奏走,但也要看到自身在文化保护方面的紧迫性。看到韩国申遗,我们没必要自怨自艾,更不能自高自大,要看到一些已经申遗成功或者在国家文保名单之内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护,其他没有纳入保护范围的现状令人担忧。申遗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妥善保护才能够为灿烂的传统文化找到出路。 |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