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称,地处海南、广东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海南岛与内地海上物流和人流的交通大通道,是“海南人民水上生命线”,保障其安全平稳畅通意义重大。近些年来,琼州海峡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但琼粤两省的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却是持续不断,最终影响到旅客的便捷舒适出行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寻找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两省企业纷争不断局面已是刻不容缓。
根据调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现共有9家港航企业经营,其中港口企业3家(广东2家分别经营海安港和海安新港,海南1家经营秀英港),航运企业6家(广东、海南各3家),主要经营两条航线:海口至海安航线及海口至北海航线。其中,矛盾主要集中于海口至海安航线。该航线现共有47条船舶,其中广东27艘,海南20艘。
《建议》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以及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成熟,海南省免收高速、过桥费,入岛自驾游车辆和游客较前几年明显增多,形成热门旅游项目,是海南省旅游业新模式,是创收、经济增长较快的旅游品牌之一。
自驾游给游客带来极大乐趣的同时,给海南省交通等方面带来许多困难,道路上可以看到全国各地车牌的车辆在奔驰,有关部门统计,海南省今年春节黄金周自驾游入岛车辆较去年同期增加20%多,每天3至5千辆车出岛入岛,按这样的发展速度,海南省道路上的外地牌车辆占1/5,而且,旅游目的目的地线路基本一致,照此发展,弹丸之地的海南省交通堵塞问题无法解决。
“我个人觉得解决拥堵问题,关键不在控制自驾车的入岛,而是要加大对于道路交通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对自驾车辆进行科学引导,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海南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表示。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港口建设始终是短腿。”陆志远说,节假日海口、三亚等地出现的拥堵问题,主要是港口码头、道路等硬件设施跟不上自驾游的发展速度,眼下最急迫的是尽快提升海南的通航能力和道路保障能力。
海口秀英港轮渡调度负责人表示,秀英港2月3日出现返程高峰后,该港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了运输应急预案,采取了定点发班、加快发班速度等措施,3日至4日中午12时并未出现大面积车辆滞留,乘客也较为满意。
由于随着春节假期的即将结束,出岛旅客、车辆4日下午开始出现比较集中的返程高峰。据了解,为了应对恶劣天气、节假日出行等原因造成琼州海峡过海旅客车辆滞留港口的情况,粤琼两省海峡办曾于2013年12月26日曾下发应急预案通知。通知提到,启动应急预案后,在港待装船舶尽快安排装船、重载到港船舶即卸即装、锚地待班船舶按轮班顺序参加疏运,当运力仍不能满足疏运要求时,当地海峡办可向对岸海峡办请求运力支援,对岸海峡办应采取加快发班速度、放空船舶等组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