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伪劣商品,除了要求商家退货,你懂得以“假一赔十”要求商品赔偿吗?普通消费者往往因维权成本过高而忍气吞声。但是,当伪劣商品遇上职业打假人,不法商家就会叫苦连天了。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小编获悉,自2014年3月15日新消法实施以来,职业打假越来越火,也催生了一批以打假为生的职业打假人,今天,本网小编就带你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事件缘由:陈伟拿着一叠促销宣传册对超市工作人员说,5升元宝大豆油会员价为32.9元,非会员价为40.8元,他用会员卡买了一瓶。后来商场又做促销,隔了几天凭会员卡全场购物(除家电)满28元送一份挂面,但把一样的元宝大豆油价格一下子提到了一瓶64元。
·打假人观点:在陈伟看来,大型商场长期大量存在价格欺诈问题,明码标价的规定基本不被执行。深究背后原因,他认为,这与执法部门处罚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违法成本越来越低,举报获得的奖励越来越少,这样下去欺诈行为会愈演愈烈。”陈伟说。
职业打假人都会针对产品或商家的哪些问题而索赔呢?由于涉案产品的缺陷不太显著,所以打假人的工作很辛苦。职业打假人盯住的产品缺陷,正是普通消费者在网购中很容易忽略的检验环节。点击进入详细
职业打假人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的一种不正常现象,由于某些职能部门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职能,导致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增多,进而涌现出一批打假人。对此,我们看下消费者和商家又是怎么看待打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