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一块逾7平方公里的地块,却藏着数十块相互“打架”的地——城乡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在国土规划中是耕地,在林业规划中是林地,挨着水库的是水利用地。土地性质说不清,这些地就没法用。
  打架了,怎么办?只好部门之间协商着改。不同部门经常为规划协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地,应该怎么处理,时间久了,谁都说不清。在澄迈县,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内生态软件园的这块地,以前一动就扯皮。
  现在,部门之间不用再“撕”了。

  •  

"一张蓝图"治了"规划打架"

    改变来自海南成为全国唯一的省域“多规合一”试点省份。2015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同意海南省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   
  为此,海南省政府成立以省长刘赐贵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动“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17个省直部门全程参与。省级“多规合一”工作主要通过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落实全省“一盘棋”理念,形成引领全省发展建设的一张蓝图。市、县“多规合一”工作同步推进,建立全省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地守住生态红线、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 “一张蓝图”能解决“规划打架”吗?这张蓝图长啥样?多规怎么合?谁来合?如何保障“干到底”?

打架:多重规划之困

一个县竟有各类规划67个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美宁村在海边,离繁华的盈滨半岛很近。10年前,这里还是个荒岛。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口市政府整体向西迁移,与海口紧连、面朝大海的盈滨半岛,商业地产一下子火了起来。
  地区开发了,却没有污水管道。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局长王尧说,那时,美宁周边十几个村子,连同一些商品房小区,生活污水都只能乱排或偷排进海。为了这个问题,居民急,澄迈县也着急。2011年就立了项,但3年多都动不了工,2015年方开工。为什么?

  • 全县共有各类规划67个: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有各类规划67个。“澄迈的情况并非特殊案例。”业内人士介绍说,“规划太多太乱太杂的情况,在海南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并不稀奇。”
  • 统筹布局难解决:一个县到底有多少生态林地、多少公益林、多少基本农田、多长海岸线,各个部门的说法不一。全省的生态红线应该怎么划,也只能定个大概。近海资源应该怎么规划,各市县各行业,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法。
  • “规划打架”的五类情况:基础数据不统一;各类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的坐标系不一致;规划编制依据不统一,城乡规划依据城乡规划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管理法编制,林业、环保各有依据;技术标准不统一;规划编制期限不统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期限是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年,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是20年。
  • 造成的重点问题:数据打架、图斑冲突,让多数规划沦为空文,有的规划则陷入了什么都涉及、什么都管不了的尴尬境地。“市县各自为政、空间布局散乱、生态本底侵蚀、项目审批迟滞。”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毛超峰调研后总结了“规划打架”造成的重点问题。不仅如此,统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

突围:绘出“一张蓝图”

解决各类规划的重叠图斑127.9万块

    按“一张蓝图”要求,打架的土地依照同一标准明确了属性,打架的林地和农地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被调出来给建设项目用。按照这个标准,万宁市副市长来庆强说,万宁56个拖延多时的打架项目也终于在2015年开了工。
  2015年底,《海南省总体规划》出台。它包含了《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多个规划合到一个“总规”里,通过空间置换等方式,共协调处理重叠图斑127.9万块,有效解决了耕地、林地、岩线的图斑重叠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一张蓝图”。

  • 故事一:生态保护和建设如何平衡
    “多规合一”开始后,琼中瞅准机会,一面按照全省统一的坐标,将陆地面积55.7%的地区划为禁止和限制红线区,风景优美的黎母山百花岭都在其中;一面以省环保厅下发的生态红线为基准,将山上的建设用地指标统一调配给山下。“从此以后,除了必要基础设施,再也不会在山上动土了。”冷毅高兴地说。
  • 故事二:"一张蓝图"在开发边界上的选择
    在三亚“多规合一”中,确定三亚生态红线区用地面积约占全市陆域面积的44.7%。除将北部山体林地、水源地、近海自然资源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入生态红线区,还将位于城市内部的河流水系、山体林地、公园、湿地等一并划入生态红线区进行严格保护。简单地说,城市发展,要体现“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原则。
  • 实现全省一盘棋
    “多规合一”就是要“把海南当作一个整体来规划”,实现全省一盘棋,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从2015年7月20日至12月1日,海南省组成6个检查组,在全省沿海12个市县,对环岛1823公里海岸线开展为期1个月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专项检查和3个月的全面整改。全省海岸带200米范围纳入《海南省总体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管控。
  • 划定生态红线截
    至2015年底,海南确定全省陆域生态红线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33.5%;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292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12.3%。同时划定了资源消耗上限和环境质量底线,提出全省耕地保有量、永久农田保有量、林地保有量、自然岸线保有率和全省空气质量水平,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水质等管控目标。

改革:78张表变“一张表”

减少审批环节:如今,走进软件园的企业服务超市,将申报材料交给园区的代办员,只要交一份申报材料,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就会共享互认,最快3个半小时,企业就能办完设立手续。项目从申请到竣工验收需要的审批时间从425天缩减至37天,审批提速达80%以上。 减少审批环节:如今,走进软件园的企业服务超市,将申报材料交给园区的代办员,只要交一份申报材料,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就会共享互认,最快3个半小时,企业就能办完设立手续。项目从申请到竣工验收需要的审批时间从425天缩减至37天,审批提速达80%以上。
推行“两书一制度”: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老城经济开发区推行“两书一制度”,通过向社会公开“业主承诺”“设计方承诺”“施工方承诺”“监理承诺”等方式取代规划报建、施工许可阶段的审批事项。推行“两书一制度”: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老城经济开发区推行“两书一制度”,通过向社会公开“业主承诺”“设计方承诺”“施工方承诺”“监理承诺”等方式取代规划报建、施工许可阶段的审批事项。
规划系统与审批系统对接:三亚市将规划系统与审批系统对接,“多规合一”后的“一张蓝图”嵌入到全市审批一体化系统里。市政务中心主任侯振华说,现在已有41个审批部门、4个公共服务部门、5家中介部门根据“多规合一”的部署,入驻政务中心。规划系统与审批系统对接:三亚市将规划系统与审批系统对接,“多规合一”后的“一张蓝图”嵌入到全市审批一体化系统里。市政务中心主任侯振华说,现在已有41个审批部门、4个公共服务部门、5家中介部门根据“多规合一”的部署,入驻政务中心。
异地占补平衡:“过去市县只能内部占补平衡,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了,就没办法了。‘多规合一’后,全省建设用地底数清楚,可以采取异地占补平衡办法。琼海占补平衡不了就通过其他市县协调。”毛超峰说,全省一盘棋,让全省范围内的占补平衡成为可能,从而保障重点项目如期动工。 异地占补平衡:“过去市县只能内部占补平衡,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了,就没办法了。‘多规合一’后,全省建设用地底数清楚,可以采取异地占补平衡办法。琼海占补平衡不了就通过其他市县协调。”毛超峰说,全省一盘棋,让全省范围内的占补平衡成为可能,从而保障重点项目如期动工。

探索:怎么保证“干到底”

三亚的“双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认为,三亚的“双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索。现有的“一张蓝图”,既有对三亚总体生态格局的保护与管控,又有对山脉、海岸、水系廊道等各系列层面的中观梳理,还有对建筑、街道等景观的微观设计。

规划团队参与改造,保证蓝图不走样。将规划作为包含“设计、实施、推进、保障”在内的综合学科研究,打破过去只重设计、忽视操作的状况。三亚“双修”按10年期分阶段推进,专家不仅参与设计,也参与项目实施。

技术专家与行政单位对接。打破传统规划只管图、行政只管批、建设只管建的状况。创新对接模式,采取“行政统筹负责、技术协同对接”框架: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并下设7个工作组,实施中,行政主管单位以项目牵头,技术专家深入协助指导,形成立体对接格局。

站在全省层面

    

“‘多规合一’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毛超峰说。   

毛超峰和王路都认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各种规划编制的工作机制造成了部门利益分割的局面,由此带来行政管理上的深层次矛盾,靠精简审批流程的简单修改已无法解决,需要中央授权海南,在省域范围内对现行国家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可以有所突破,探索出一套新的规划、新的管理体系,“多规合一”改革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一张蓝图”又是怎样操作?

  • 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衔接了省市两级审批系统,囊括了规划符合性检测、项目监管及执法等服务,一旦发现项目用地与规划不符,会向相应的主管部门发出执法的派单指令,“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 昵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