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2016-05-26 15:11)
“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96岁高龄时,杨绛清醒而冷静地写下这些思考,她把人必然的归宿称为“回家”。 如今,这位与辛亥革命同年,走过105载风雨的老人,终于写完人生这部大书…[详细]
来源:光明网(2016-05-26 15:07)
闻知杨绛去世的消息,苏州大学、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友圈纷纷发言悼念,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校友。“作为校友,能漫步在先生曾打过排球的操场,徘徊在先生徜徉过的葑溪水岸,再细细品读她的作品,这是先生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二学生陈玟妤告诉。 从12岁入学振华女校,到21岁离…[详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6-05-26 09:45)
媒体守候在杨绛先生所住小区大门前 图片来源:网络 杨绛出身名门,父亲杨荫杭为中国早期留法学习法律者,姑姑就是著名的、曾被鲁迅批判的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先生是钱锺书,女儿是钱瑗。她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详细]
来源:人民网-江苏视窗(2016-05-26 09:45)
庙堂巷22号,这里曾是杨绛的姑妈杨荫榆的故居。 25日,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在北京逝世。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的庙堂巷,探访杨绛在姑苏城内度过其少年时代的印记。 庙堂巷是苏州城区西部的一条街巷,始称于宋代,以旧时东岳二圣庙得…[详细]
来源:新华社(2016-05-26 09:14)
记者25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京逝世。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是家中第四个女儿。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详细]
来源:新华社(2016-05-26 09:12)
依照《辞海》,“先生”意为“年长有学问的人”。生于上个世纪之初的杨绛,为何被尊称为先生? 有人赞她为著名作家,她说“没这份野心。” 有人谈及她的畅销作品,她谦称“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有人登门拜访,她说她的渴望是被人遗忘。 然而越是想被遗忘…[详细]
来源:新华社(2016-05-26 09:11)
5月25日凌晨,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 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正直敦厚,正如她评价自己译作《吉尔·布拉斯》的著者勒萨日一样:“一身傲骨,不肯迎合风气,不肯依附贵人。他敢于攻击时下的弊端,不怕得罪当道。他不求名位,一生只靠写作谋生。” 论做人:努力做一个不媚上、不欺下,谨守忠恕之…[详细]
来源:新华社(2016-05-26 09:10)
她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百岁后仍笔耕不辍,从容蕴藉;她乐观坚强,正直敦厚,把自己看得很“小”,却时时心念国家社会。 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105岁的杨绛与世长辞,先生却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纵然斯人已逝,而她的精神和作品,将…[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5-26 08:11)
相濡以沫的钱锺书与杨绛。资料图片 “我们仨”全家福。资料图片 杨绛与人民日报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