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海口小伙及时救助车祸受伤老人 当选“中国好人”

10月30日早上,一位72岁的老人在海口市文明东路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小汽车撞倒昏迷。一名热心路人维护现场,并拨打120和110,受伤老人被迅速赶来的急救车送往医院抢救。

据目击群众介绍,10月30日早上7点50分左右,在海口流水坡工人疗养院小区旁附近,一位阿婆提着菜篮子跨过文明东路的马路护栏时,被一名女子驾小汽车撞飞,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详情]

2月:六旬老人四十年孤守三江坝

走在海南省海口市三江农场场部,提起张黑弟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有人觉得他“傻”,当年组织让他去生产队当干部,他却自己申请去守大坝;如今退休了该回家享福,却申请返回岗位,继续守大坝。

每天早晨,张黑弟从奔腾的水声中醒来,总是习惯性地朝前后两扇窗外看看,比对上下游的水位。随意吃过早饭,他一个人走在高高的坝堤上,瘦小的身体,来来回回地走,开始一天的巡坝。[详情]

2月:“老师妈妈”坚守苗乡代课17年

2018年9月1日,坐在学校办公室里的李少萍,等来了当天最后一位报名入学的孩子。一共3个孩子,这是琼海市会山镇加略小学当年的新生入学人数。李少萍有些失落,学生越来越少了,可是也隐约有着一丝欣慰,“以前的孩子们,有人走出去了,他们走出了大山,带着他们的孩子。”

在这座距离琼海市区60公里的苗村,群山包裹之下,“走出去”意味着新的人生。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走出去的机会,只有李少萍,甘愿失去这种机会,而是选择了一段18年的代课老师生涯。[详情]

4月:海南垃圾处理场焊膜工10年奋战一线 当选中国好人

符才主,男,海南省三亚市垃圾处理场焊膜工。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全年无空闲”,“星期天和节日就是正常工作日”,“家务儿女留爱人、疲惫留自己”,这些都是对环卫战线工作者最形象的描述。符才主从2009年月到三亚市垃圾处理场从事焊膜工以来,常年奋战在三亚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产第一线。[详情]

5月:“好女儿”韩丽萍35年义务照顾同村8位孤寡老人

韩丽萍,是文昌市冯坡镇白茅村委会白茅村76岁的老党员,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孤苦伶仃,她义无反顾照顾,虽然自己生活也不宽裕,可她依旧默默奉献。在白茅村,30多年来,韩丽萍义务照顾了8位孤寡老人,其中3人在去世前均瘫痪在床一两年,别人家的“女儿”,她一当就是35年。“每个人都会老,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看到孤寡老人们生活难以自理,不搭把手,心里会不好受。”她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会讲普通话,但她的默默付出让人感动。[详情]

6月:姑代母职辞去优越工作抚养3个侄女长大成人

黄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可怜天下父母亲,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照顾和教育好自己子女是最起码的标准,孝敬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如今她的家庭即使有酸甜苦辣也充满温馨、和睦相处和快乐。黄妹的感人事迹在上安乡广为传颂,凡是认识黄妹和听过她事迹的人,无不佩服她坚强的内心,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全乡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上安乡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详情]

8月:三代同堂建设南沙

王书茂出生于世代以海洋渔业为生的家庭,18岁高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到三沙作业,由于受到父亲等老一辈渔民的影响,他从小就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的品质——面对困境,永不退缩。特别是在2012年的南沙华阳礁建设中,王书茂同志顶着南沙群岛高温、高湿、高盐的差环境,开着自己的船只,不断往返于潭门和南沙之间,运送石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和给养物品。[详情]

8月:符花够带领义工团队扶贫济困

符花够,女,现年35岁,现任海南省东方市尚善义工社社长。同时,她也是一名地中海贫血症患儿的母亲。为了以自己绵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报答社会,她走上了公益之路,组建了尚善义工团队。

自2016年以来,她带领义工团队从事扶贫济困工作,捐助贫困学生及特困儿童数万元,先后救助孤寡老人、孤儿和特困家庭三十多名,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像一缕阳光,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详情]

11月:公交女司机勇揭小偷 保障乘客财产安全

杨桂秀,现为三亚市公共交通集团9路公交车驾驶员。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2014年11月2日中午,8路公交车由始发站驶向凤凰机场,当车辆行驶到第一市场站点时,上车的乘客多了起来。突然车前门传来一声惊叫,“哎,谁拿了我手机!”杨桂秀从驾驶座上冲出,跳下车紧紧抓住一名正欲转身离去的男子,大声喊道:“拿出来!”该男子与杨桂秀对视两眼后,把藏在胸前衣服里的手机递回给她,随即用力挣脱迅速离开。当杨桂秀返回车厢,把手机还给失窃乘客时,这位青年男乘客才反应过来连声道谢。[详情]

12月:医生万米高空救助患病老人 紧急吸尿800毫

肖占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2019年11月19日,由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经飞行9个小时后,机上一老者因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同机前往纽约参加学术会议的肖占祥医生当即自制穿刺吸尿装置后,另一名医生张红用嘴帮助老人吸出约800毫升尿液,过程持续37分钟,最终排除险情。[详情]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