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60年代的华侨大厦,是当时海口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海口最高级的酒店。(海南日报资料图片)
海口华侨大厦
-
1950年10月1日,海口市10万市民隆重集会庆祝国庆节。2日晚举行万余人提灯大游行。
华侨大厦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60年代初建成,以七层的楼高成为海口最高的楼、最豪华的酒店。华侨大厦建成后,周边地区还很空,没有太多建筑,其中10多年一直是海口的最高楼。
海口华侨大厦是海南省中国旅行社的下属酒店,是接待前来海南旅游、探亲和商务活动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及外国朋友的重要基地;经过全面装修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际涉外星级饭店。海南华侨大厦屡获殊荣,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华侨之家”。
- 70年代改革开放前海府路三角池旧貌
博爱南三角池
- 1964-1965年,市政府发动群众开辟博爱南三角池地带形成环岛路,并铺筑沥青砖路面。
2017年,海口改造博爱街道三角池片区的消息见报了,征收范围也划出来。回忆起海南建省之初,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壮景,有不少闯海人最初都是聚集在三角池片区来开始他们的闯海梦。三角池位于海口市海秀路与博爱路、海府路三条路交叉地带,周围有海口人民公园、海口人民广场等公共场所,又紧挨海南省委、省政府,距当年的人才交流中心也不过六七百米。当时的海南,没有比三角池再响亮的地名了。
- 海口望海楼
海口“望海楼”
- 1984年投入使用的望海国际大酒店因有12层高,故被称作“十二层楼”,是当时海南的楼,也是当时岛上档、最繁华的消费场所。因在酒店的最高层能望到海,市民称其为“望海楼”。
建省初期,望海楼的客房几乎天天爆满。在海南从事大宗贸易的商人在这里聚集,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常在这里下榻,诸多大公司竞相在这租房。设在二楼的音乐茶座生意异常火爆,歌舞厅里的旋转舞台、灯光效果令人炫目,不少后来在国内风生水起的明星大腕曾在此献艺。那时,到望海楼听歌、喝早茶、办喜酒,成为时尚和尊贵的象征。
望海楼最初是国营性质,1998年改为股份制,2009年被海航接管。老望海楼已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 南大立交桥原址是海秀路与龙昆路交叉的一座小桥
路桥建设全面提速
- 海南南大立交桥位于海口市市中心龙昆路与海秀大道交叉路口,向南跨越南航路,向北跨越龙华路。开工日期1993年8月5日,竣工日期为1994年8月28日。
南大立交桥工程规模宏大,立交全线设计长度为7200m(含行道),其中东西方向长度为1100m,南北方向长度为1450m,桥梁建筑面积59000m2,钻孔桩719根,墩台374个,全桥混凝土施工量100000m3,钢材1100t。
海南南大立交桥位于海口市市中心龙昆路与海秀大道交叉路口,向南跨越南航路,向北跨越龙华路,是缓解市中心车流量的重要地段。
- 滨海立交桥原址
- 2003年-2008年,海口先后完成滨海大道、南海大道(一期)、竣工通车海秀西路、新建及整治凤翔路、甸昆路、和平大道改造、海甸岛环岛路等道路的改造与建设。
2003年1月8日-5月18日完成滨海大道、南海大道(一期),历时仅66天;
2005年,新建及整治凤翔路等8个项目,其中凤翔路北幅通车用了135天,金龙路美食一条街仅70天完成整治;
2006年,完成了甸昆路7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
2007年,海甸岛环岛路等14个项目开工,其中人民大道仅用90天实现功能性通车。
- 建设中的世纪大桥 (桥面建设)
- 世纪大桥于1998年5月29日开工,到2003年8月1日竣工通车。大桥全长2663.606米,因其雄伟壮观的造型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
世纪大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北路向北延长线上,主桥跨越海甸河,南端和滨海立交桥相接,北引桥与海甸岛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桥全长2663.606米,因其雄伟壮观的造型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促进海口市旅游业的发展。
大桥于1998年5月29日开工,到2003年8月1日竣工通车。总投资6.66亿元,其中利用日本资金协力贷款5000万美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5亿元。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全貌。
- 1999年3月28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建成通航。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东南方向18公里处,为4E级民用运输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之一。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于1999年5月25日正式通航;2011年12月成为中国国内首家拥有离岛免税店的机场。
据2018年7月机场官网显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机场占地面积1140公顷,拥有1条长3600米、宽45米跑道;平行滑行道长3600米、宽23米;航站楼总规模近15万平方米,站坪总面积79万平方米,站坪机位78个。
- 玉沙村最早是海口滨海大道南侧(国贸片区)的一个小村庄
城市综合改造提档
- 2007年11月26日,玉沙村的拆迁工作正式拉开大幕,一栋栋或新或旧、或高或矮的建筑物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轰然倒下,玉沙村这个城中村启动改造,现如今玉沙村已成为海口最有特色、最具人气和繁华度的休闲商务区。
据史载,玉沙村始于明代,村前沙滩绵延,因其沙如玉,故得名“玉沙村”。
2007年11月17日,玉沙村拆迁工作正式启动;至2008年1月10日,总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的旧民房基本拆迁完毕,前后仅仅用了50余天,为海口市旧城改造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玉沙模式”。
- 高空航拍海口国兴大道一带景观
- 2010年,11项市政道路开工;
2011年,完成4个学校的建设任务,7个保障性住房按期开工,12个市政项目竣工及通车,其中省会展中心23号路北段20天完成改线任务,“5路4桥”创下海口项目管理的历史纪录;
2011年,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使用;
2012年,9个市政道路项目的竣工及通车,其中青年路延长线(民安小区段)及龙华区的三叶东路及滨涯小区周边路网是海口市“9+1”重点项目,成为唯一按时、提前完工的代建单位。
2013年6月,大手笔投入新城建设,海口最大的保障房工程覆盖5万人口的永秀花园项目,一期二期建设如火如荼。
- 2016年7月20日,海秀快速路(一期)项目主桥及部分匝道功能性通车。
- 海秀快速路一期工程西起长滨路,向东沿长滨东十七街东延伸及海榆西线线位经过绿色长廊后至永万西路,再沿海盛路、海秀路线位,经过永万东路、秀英大道、丘海大道、侨中路、龙昆路等相交道路,于龙昆南路东侧750米处与国兴大道相接,路线全长14.3公里。
海秀快速路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缓解了海口市区交通压力,这对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利用海秀路这一处通道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沟通长流组团、市中心区和江东组团之间的联系,将有力拉动海口城区范围内东西向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海口市各片区的经济发展、交通物流和相互沟通,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服务条件,是城市的一个“发展加速器”。
- 海口骑楼老街被认为是发展民宿最适合的区域之一
-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 【第一座高楼】得胜沙老街五层楼
- 【第一座立交桥】南大立交桥原址是海秀路与龙昆路交叉的一座小桥
- 【第一座立交桥】21世纪的南大立交桥(海口日报)
- 【第一条双向4车道公路】龙昆南路原貌
- 【第一条双向4车道公路】如今的龙昆南路
- 【第一座公园】海口人民公园原貌
- 【第一座公园】海口人民公园如今景色宜人
- 【第一座开放的公园】图为万绿园雏型。
- 【第一座开放的公园】万绿园如今成了市民运动、游客观览海口夜景好去处
- 【第一座斜拉桥 】建设中的世纪大桥 (桥面建设)
- 如今的世纪大桥已成为海口重要的地标,世纪大桥堪称“海南第一”
- 【第一条快速路】海口海秀快速路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9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