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把海南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样板,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海南省委、省政府于今年5月至12月集中对全省农村裸露土地开展种草绿化专项行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投入950万元,支持全省19个市县(区)创建农村裸土种草绿化示范村,坚持以绿化为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短期行动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每个市县创建3个以上示范村。
裸露土地种草绿化专项整治,基本解决村庄土地裸露、尘土飞扬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绿化水平,改善农村空气质量和整体景观。此次绿化行动‘见缝插绿’,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同时,实施绿色乡村振兴能够进一步助力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全省农村裸露土地种草绿化半年专项行动是民生工程,要着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由乡村振兴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凝结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种绿、复绿,与产业振兴、发展休闲农业相结合。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花小钱办大事、不追求“高大上”、因地制宜,是很多村庄对裸露土地种绿、复绿的共识。潭门镇日新村下辖的排港村就地取材选择了本地容易种植、成活的野草走马藤,在海边面积大的裸露上移植本地野草大大节约了复绿成本;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潮村,则根据土地特性,选择易存活、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金钱草进行草籽播种,同样降低了绿化成本。
在全省加速推进农村裸露土地种草绿化半年专项行动过程中,一些村庄也遇到了难题,有的种草成活率低,有的后期管护难以持续。这一难题,在多方讨论后逐步得到解决,市县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的作用,把村里新种下的绿草划分为“责任田”,由各个党员管护。
下一步,海南将把农村裸露土地种草绿化半年专项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促农增收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科学实施种草绿化工作。坚持短期行动与长期治理相结合,加强对已种植草籽、草皮等已复绿土地的后期管养,确保治理长期有效,逐渐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同时强化督导,确保农村地区裸露土地应绿尽绿,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