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同时,坚持精准施策,多管齐下解决蔬菜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难点堵点问题,持续助力农业生产平稳有序复工、安全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两手抓。
近日,记者在光坡镇武山村菜篮子基地看到,农户们正积极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进行栽苗、浇水和田间管理等工作,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详细】
在陵水街头,有这样一间外形类似岗亭的“小屋”,干净整洁的操作台,正对面带有两个连接外部的乳胶手套,这就是陵水核酸采集数字服务站,它是陵水科技防疫队伍里的一名“新员”,在这间核酸采集数字服务站内,采样人员可以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高效率的采样工作。这间“小屋”究竟用了什么“本领”既能保障采样人员的安全又能减轻防疫人员的压力呢?记者实地探访一探究竟。【详细】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根据《全省“无疫村(社区)、无疫(小区)”创建工作推进方案》文件精神,陵水黎族自治县自8月23日以来,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无疫村(社区)、无疫小区”创建工作。截至9月15日,该县已分6个批次完成了186个村(社区、居)、小区评定上报工作,包括行政村107个,农垦居2个,社区9个,小区68个,创建目标完成率100%。【详细】
会议传达学习《中共海南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应对疫情影响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共海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积分制、清单制实践扩面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分析2022年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收入情况及测算下半年农村可支配收入,听取2022年前三季度农民增收落实情况及下一步攻坚工作措施。【详细】
当前,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陵水黎族自治县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通过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做好各类生产物资供应等举措,陵水全力以“复”推动农业生产不断档,项目建设加速度,企业经营有保障,书写好这份复工复产“答卷”。【详细】
北纬18°恰陵水丨陵水地理标志商标产品“陵水黄灯笼辣椒”来了
这一种小小的浆果,味道刚猛、热烈、清香、诱人,是陵水最独特的食材,它根植沿海边上的红土,吸收强烈的阳光和绵绵雨露,瓜熟蒂落时,历经锤炼研磨,在一蔬一饭中走进人们的餐桌,与其他食物接触产生奇妙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这颗黄色果实何以征服人们的味蕾?
陵水,地处北纬18°区域范围内,是阳光、热量最充足的地方。这里生产的黄灯笼辣椒,以辣出名,辣度达到十七万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中位居第二,超过我们熟悉的朝天椒和小米辣,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之一。黄灯笼辣椒因颜色黄澄发亮、状似灯笼而得名,由于辣度超群,一般人不敢直接尝试鲜果,而是用其加工制作成为一种海南特有的辣椒酱。【详细】
近日,沉寂了四个月余的新村渔港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捕捞归来的渔船在码头卸载渔获。
9月14日上午,记者在新村渔港码头看到,渔港内桅杆林立,码头上热闹非凡。海面上,伴随着渔船发动机的轰鸣声,满载着弯刀鱼、池鱼、炮弹鱼等各类海产品的渔船缓缓靠岸。船刚停稳,渔民们顾不上休息,立马投入工作,将一筐筐新鲜渔获从船舱搬上码头,这些渔获或来自近海或来自深海,海鲜品种众多,让人应接不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