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百年石屋,如今抢手民宿

  • 昔日百年石屋,如今抢手民宿昔日百年石屋,如今抢手民宿

昔日百年石屋,如今抢手民宿

金秋十月,美景趣游在乡间。走进秀英区永兴镇儒张村沐心石屋民宿,只见百年火山石屋错落有致,一砖一瓦都保留了石屋原有的风貌。
  沿着火山石铺成的乡间小道,进入三角梅簇拥的院落,屋前花团锦簇,屋内清新雅致。可谁能想到,这曾是一座座破旧的火山石头屋。
  古村新韵,文脉悠悠。漫步在沐心石屋民宿,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的一间间客房古雅别致,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闲适。“古屋改造得很好,我们很喜欢,所以国庆假期特意订了这里的民宿,寻找乡愁,感受历史的沉淀。”游客赵先生说道。
  民宿受追捧的同时,也让当地村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了就近就业。

秀英区荣山寮村:渔网改“触网”, “游”出好日子

  • 市民游客在荣山寮村海边购买海鲜市民游客在荣山寮村海边购买海鲜

秀英区荣山寮村:渔网改“触网”, “游”出好日子

船来船往、直播间争相“抢鲜”,这是荣山寮村渔获时的热闹场景。近期被贴上“沙滩鱼市”“最美落日”“露营胜地”等标签的百年渔村荣山寮,通过直播间再次“火”出圈,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游玩,越来越多的渔获正通过直播间走上市民餐桌,拓宽渔民增收新路子。
  思维的转变带来了生活的蝶变。“以前鱼捕回来后得挑到集市里等鱼贩来收购,现在船一靠岸就有市民游客在直播间和微信群里预订了。”王继家说,如今销路不愁,收摊也更早了,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初尝甜头后,王继家和朋友便采购了真空包装机、低温冷柜等设备,谋划着通过电商将荣山寮特色海货卖往全国。

从“数缸嫁女”看时代变迁

  • 从“数缸嫁女”看时代变迁从“数缸嫁女”看时代变迁

从“数缸嫁女”看时代变迁

海口火山地区的村子,由于土地贫瘠,常年饱受缺水之苦。火山地带地质坚硬,人力开凿异常艰辛,几代人凿不透一口井,一口井养不活全村人。能储蓄珍贵水资源的水缸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因此,水缸成为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民间有“数缸嫁女”的婚俗
  时过境迁,过去的“水缸村”,今天家家户户已开通了自来水管道,再也不会因为缺水发愁。水缸就此慢慢退出了生活视野,被闲置在村子各个角落。
  步入新时代后,村民把水缸集中起来,像艺术品般摆放在一起,并配备说明铭牌,向游客们讲述着先人取水的不易,成为村民们难以割舍乡愁,以及忆苦思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秀英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舒展美丽乡村画卷

  • 博抚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村博抚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村

秀英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舒展美丽乡村画卷

文明新风尚犹如春风化雨,不仅让乡村面貌大变样,还勾画出了产业兴旺美好蓝图。近年来,昌道村以石斛产业为龙头,充分挖掘当地文化风情,引入企业打造秀里民宿、火山南药园、雅趣学堂等项目,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走进博抚村,村内树木林立,三角梅在路旁盛放,巷道整齐空气宜人,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新时代文明标语、村规民约等交融成景,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古村。
  “这几年,村子通过人居环境改造,建设基础设施,整治乱搭乱建、家禽散养等,让村子焕然一新,以前村里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谈及村子的变化,村民陈大姐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不仅是人居环境的变化,村民的文化生活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成立也日渐丰富起来。

秀英新拾光|火山深处有人家

  • 整个美梅古村都像是一个“火山文化”的活标本整个美梅古村都像是一个“火山文化”的活标本

火山深处有人家

走出吴家大院,便可望见由火山石搭建而成的炮楼。在过去的岁月里,由于治安不靖,村民们不得不在村外建起围墙和炮楼,并安排壮丁在上面值守把风,进而保卫自己的家园。
  岁月悠悠,如今的村民,适逢盛世,早已用不着如此这般。于是这些火山石建筑,逐渐成为游客们眼中最值得欣赏的历史文物。
  实际上,整个美梅古村都像是一个“火山文化”的活标本。村中所见大小物件,包括“精装修”的吴家大院在内,村里的其它民宅、围墙、巷道,以及配套设施诸如石井、石盆、石磨……均是“ 火山石制造”,且历久如初。

海南民间草编技艺 创新中传承

  • 草编传承人袁洁草编传承人袁洁

一叶素心语柔婉 ——记草编传承人袁洁

2019年,东山草编技艺入选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袁洁也成为首批草编技艺的传承人。当过教师、国企高管,还拥有几家超市的她,有自己的草编工作室,但大部份场合,她强调最多的是,自己是低炭环保自愿者。作为传承人,她更是时刻提醒自己的职责,立志“挖掘和传承在工业化进程中渐渐湮没于海南民间的草编技艺”。
  袁洁倾述着她的草编情怀及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深深感叹,草编是千百年来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富贵的历史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为不让草编的手工技艺濒临失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与传承“东山草编”的重要性,袁洁不辞辛苦,几乎每个周末都举办一场手工草编公益课,把草编技艺带进校园、带进社区。

编辑:蒋成柳 设计:符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