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2024年林长制激励表扬名单,五指山市凭借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经济转化路径创新等突出表现,成功入选“全国林长制激励表扬县级单位”。这一荣誉标志着五指山市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五指山代表团远赴法国巴黎,开展了黎锦产业化和文化旅游资源交流合作等系列活动。此次出访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南五指山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更为中法两国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入合作搭建了新桥梁。
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五指山优质茶叶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国际交流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五指山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保护生态,各方齐心协力守护好生命共同体,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雨林、了解雨林,已在五指山片区扎根13年有余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宣教科普科郑燕,近年来尽己所能做足了科普宣教的功课,无论是课堂上、亦或是在游客的解说词中把雨林里的一草一木、飞鸟走兽与当地黎族、苗族百姓的文化习俗结合起来,让科普宣教更有穿透力。
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以“稻影黎裳美丽毛阳”为主题,在牙胡梯田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新深度融合,展现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生态环保理念,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毛阳镇2025年“三月三”系列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生态为底色,以感恩为内核,生动诠释了传统节日的时代新意。通过创新形式与深度互动,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更凝聚了乡村振兴的群众力量,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
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方龙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宝莹,将家乡的生态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从生态茶产业到文旅融合样板,他用青春之力不断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每片茶叶都成为生态价值的计量单位,绿水青山便有了可持续的经济注脚。随着产业链的快速延伸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像王宝莹这样的新兴创业者来五指山干事创业,五指山雨林大叶茶这片“金叶子”,正以更加健康的姿态在雨林中茁壮成长。
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5月9日至11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在浙江德清隆重举行。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五指山红茶入选地标名品典型案例。
近年来,五指山市持续精细化打造五指山红茶品牌。坚持顶层设计,为茶品牌发展谋篇布局。五指山茶产业从“小而美、美而精”的发展定位,到“普查、纯种、扩种、增量”的八字方针,再到“绿色、生态、低碳”的生产模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具有“琥珀汤、蜜兰香、味醇厚、焦糖缸、脂挂唇、曰琼浆”特点的五指山红茶愈发得到消费者认可。
五指山市畅好乡番好村村委会支部书记朱阳东:“现在蜂回来多了,这个蜂长得也不错。原来是单体化的收入,现在我们在林下还可以种益智,也可以养蜂,村里面的林下经济收入已经是一种多元化了。”
在政策引导下,五指山的种植产业迎来转型转产。橡胶树下种益智、槟榔树上种石斛,如今年轻人纷纷返乡,绿水青山真正成了“幸福靠山”。从9.86万亩林地创造1.23亿元绿色GDP,从“砍树人”变“护林人”,五指山以林下种植、养殖等四大模式盘活雨林资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提林下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在海南岛的腹地,五指山市水满乡曾经因“九山半水半分田”而发展受限,如今却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水满乡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茶产业的同时,还将热带雨林元素与黎族苗族文化相结合,围绕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黎峒文化园、毛纳村、方诺寨等旅游目的地,打造“五指山谷、水满何处”全域旅游品牌。2023年以来,水满乡年接待游客平均超55万人次,实现年度旅游收入突破4000万元。
在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之中,你是否经常感到疲惫,想停下来好好放松放松。五指山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当城市的喧嚣与纷扰,让你感到疲惫不堪时,不妨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这是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对五指山最生动形象的描绘。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因五峰联络形如指掌而得名,它宛如守护者般守护着海南岛的宁静与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