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市县综合考核工作推进会在县机关办公楼九楼电视电话会议室召开,总结分析昌江县2024年度市县综合考核指标评价情况,在全面复盘中查找短板弱项,为2025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打牢基础、做足准备。
近日,以“深耕蓝海牧渔・共筑丰硕粮仓”为主题的2025年昌江开渔节暨渔业招商推介会圆满举行,以“产业导向、投资带动”为主线,全面展现昌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助力渔业经济一体化布局,全力打造海南省“蓝色粮仓”新样板。
据了解,昌江正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依托“海域广阔、岸线优质、渔业基础扎实”的资源优势及“零关税”等政策红利,创新培育休闲渔业等融合业态,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未来,昌江将锚定“南海蓝色粮仓”核心区、“陆海统筹样板县”发展目标,打造以深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远洋出口为主干的现代渔业全产业链,以最优服务保障企业投资兴业。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近日,备受瞩目的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正式启动招商,以优厚政策及完善配套向全球投资者发出诚挚邀约。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最高按15%征收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共享自贸港发展红利,助推昌江现代农业与智慧物流融合发展。
依托昌江“中国芒果之乡”“凤梨生产基地大县”及“香蕉大县”的产业基础,园区周边聚集近50家农业企业,常年供应凤梨、芒果、香蕉、火龙果、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为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业态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昌江黎族自治县依托优质土地资源,积极吸引种植大户入驻发展热带果蔬种植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眼下,十月田镇才地村的红心蜜柚迎来丰收季,种植户凭借当地独特的气候优势,让柚子抢鲜上市,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十月田镇才地村的一处柚子种植基地里可以看到,累累硕果已压弯枝头,工人在基地里穿梭,分工明确地忙着摘果、分拣、打包,一箱箱封装好的柚子很快堆满田间,等待装车发运,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来自福建的种植户戴美銮是这片柚子园的主人。2015年,她看中才地村的种植条件,十年来陆续发展起300多亩的柚子基地,主要种植红心蜜柚、三红柚和葡萄柚。
日前,2025年昌江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石碌镇水富村培训班在水富村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传习所开班。此次培训,不只是教村民做凳子,更是要让千年非遗变成带动增收的“金钥匙”,让黎族文化在藤条里接上乡村振兴的地气。 据了解,黎族牛皮凳这一承载着海南黎族文化记忆的传统工艺品,不仅先后被列入县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更成为连接民族文化与乡村发展的重要纽带。如今,凭借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工艺,牛皮凳已经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日,昌江医疗集团普外科联合超声医学科,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昌江首例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这一手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昌江在乳腺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让当地乳腺疾病患者无需奔赴外地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乳腺微创旋切术是一种通过3至5毫米的微小切口,借助超声引导精准定位,利用旋切刀将乳腺肿块逐层切割并吸出的技术。下一步,昌江医疗集团将持续坚守“医者仁心”初心,不断突破医疗技术瓶颈、创新服务模式,以更精湛的医术为县域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昌江县城石碌人民北路皇朝路口往太坡方向(中国石化保梅加油站前路段)的塌陷路面,历经51天全力抢修后正式恢复通车。此前因路面塌陷受影响的区域交通秩序全面恢复正常,周边居民出门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县城石碌人民北路皇朝路口往太坡方向(中国石化保梅加油站前路段)可以看到,修复后的路面平整坚实,平整度与周边原有道路无缝衔接,路面交通标线清晰,部分工人正有序拆除周边剩余的施工围挡。过往车辆沿着新路面平稳通行,无需再绕行临时便道,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开展2025年“昌江老字号(餐饮)”及“十大名菜”评选活动,深入挖掘本土饮食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口碑卓越的昌江餐饮品牌,为“美食+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 活动现场香气四溢,肥顺烤鹅、白切乳猪、山柚油捞鸡等候选菜肴整齐陈列。经过专业评审和大众投票综合评定,昌江石碌三得羊羔店、鹏江春美食城、明珠大酒店、新达东羊肉店、东龙农家美食城五家餐饮企业获评“昌江老字号(餐饮)”;白切乌烈乳羊、白切昌化咸水鸭等十道菜品斩获“十大名菜”称号。在热烈的掌声中,获评商户代表依次登台接过牌匾,这方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他们多年坚守品质的肯定,更是对传承本土饮食文化、创新风味的激励。
在海南西部的山海之间,昌江藏着独特宝藏。这里有雨林葱郁、海岸澄澈,有黎族织锦斑斓、东坡文化厚重。近年来,昌江攥紧“生态”与“文化”两把钥匙,铺就全域全季全时旅游路,让绿水青山长“金叶”、千年文脉焕活力,稳步迈向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 如今,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相继通车,昌江的“朋友圈”不断扩容。这片被山海眷顾、被文化浸润的土地,正敞开怀抱,等着更多人来听雨林的故事、看海岸的日落、摸一摸黎陶的温度,领略生态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垃圾分类办在县文化公园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景区”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延伸到景区,提升景区环境管理水平,增强广大群众环保意识。 活动现场设置了宣传展板,县垃圾分类办志愿者通过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和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县文化公园及周边的摊主和群众详细讲解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以及常见误区,重点普及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随后,志愿者为摊主们进行一对一分类督导,逐一解答摊主在垃圾分类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养成“分类投放、源头减量”的良好习惯。
日前,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文明办、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在县城石碌7个主要交通路口联合开展文明交通街头宣讲活动,通过“宣讲+劝导+互动”的形式,传播文明交通理念,引导市民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 活动期间,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交警组成文明宣讲小队,在华田路口、石碌镇人民北路皇朝路口等7个重点路口设置宣传点,通过街头“快闪”宣讲台、安全锦囊“派送”、文明交通劝导、发放宣传折页及文明车贴等方式开展文明出行互动赠送安全头盔等方式,向过往行人、电动车骑手、机动车驾驶员等宣传文明交通安全知识。针对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车辆违停等陋习,志愿者及交警结合典型案例开展“面对面”劝导教育,呼吁市民摒弃交通陋习,争做文明交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