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专题

美兰区: “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治理”

近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中村委会大院内人头攒动,一场乡村治理“积分制”礼品兑换活动在此举行。据了解,自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来,演中村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参与公益事业、遵守村规民约等各项事务转化为具体的积分指标,村民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由网格员每月登记核实,每季度末集中公示,年度积分还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美兰区:关联事项集成办 政务服务提效能

群众的良好办事体验,得益于政务服务的持续优化。近年来,美兰区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学的质量、查的力度、改的成效。今年5月开始,该区优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申办流程,将办理过程中涉及的关联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集成办”,联办事项从4项增至7项,持续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美兰动态

  • 市民在美兰区政务服务中心未办成事协调窗口办理业务市民在美兰区政务服务中心未办成事协调窗口办理业务

压缩审批时限超半 创新举措提升政务温度

联办事项增多一些,群众跑腿次数就能少一些。美兰区针对事项审批痛点优化升级,群众提交材料数量、审批时限等都有压缩,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审批时限从原来的52个工作日压缩至平均2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整体提升了53%。
   创新推出的‘手机端远程踏勘’和‘可视化办事样板间’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优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申办流程等工作中,美兰区以改革创新为笔,以高效服务为墨,描绘着政务服务的崭新画卷。下一步,该区将继续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高办事效率,持续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 美兰残疾人驿站助9名残疾人成功就业美兰残疾人驿站助9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精准服务、高效联动 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

为充分挖掘残疾人就业资源,海口美兰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全面掌握各企业的岗位需求、技能要求及用工标准,建立详尽岗位信息档案为精准匹配残疾人求职者奠定基础。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整合优势,对求职者信息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其技能特长、就业意愿和身体条件,企业岗位特性等,让每位求职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方向。
   下一步,美兰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站将持续深化周边企业的联动,加大岗位挖掘与对接力度,同时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政府搭建的优质平台与驿站的精准服务下,必将推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美兰区898艺术村开展“艺研艺行”体验活动美兰区898艺术村开展“艺研艺行”体验活动

美兰区:艺术点亮乡村 绘就振兴图景

近年来,898艺术村对原生态建筑进行了保护、修复和艺术再创造,融入艺术墙绘、艺术装置、绘画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让艺术与古村落共融共生。美兰区898艺术村已连续举办四届以“艺研艺行”为主题的体验活动,以艺术为媒、文化为桥,创新推出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市民游客既体验到参与艺术活动的乐趣,又感受到乡村的发展变化。
   艺术点亮乡村、激活乡土文化,艺术村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更成为解锁乡村活力的“金钥匙”。下一步,898艺术村将持续推出各类活动,把艺术创作、艺术研学与乡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积极招引、鼓励文艺工作者扎根创作、创业与生活,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文化产品与创新动力。

  • 海甸溪雨水泵站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有序开展作业海甸溪雨水泵站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有序开展作业

美兰区海甸溪雨水泵站建设全力推进

美兰区海甸二东路工商银行段“逢雨必涝”问题,是困扰周边群众多年的心病。该路段长约300米,强降雨时积水可深达三四十厘米,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交通安全。为根治此处积水顽疾,工程方建设海甸溪雨水泵站、新建总长860米的雨水箱涵、将重点路段460米路面整体抬升61厘米,使雨水能“顺坡”流入箱涵。
   建成后的泵站有多能“喝”水?据介绍,海甸溪雨水泵站总设计规模近期为7.53立方米/秒,远期为20.31立方米/秒,相当于每秒抽干一辆洒水车的水量,即使遭遇如台风“摩羯”期间的暴雨,也能在2小时内排干积水。在电力迁改加快推进的前提下,海甸溪雨水泵站预计年底建成投用,届时海甸二东路工商银行段这一顽固积水点有望彻底成为历史。

  • 工作人员正在移栽第四代红榄李树苗工作人员正在移栽第四代红榄李树苗

东寨港保护区多年育苗攻坚结出新结晶

2014年,《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全国仅剩余14株,全部分布于海南。如今,仅在海口市美兰区的东寨港保护区就拥有2800余株。刚刚“满月”的第四代苗,更是东寨港保护区多年育苗攻坚的最新结晶。
   红榄李作为珍稀濒危红树植物,是红树植物中观赏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兼具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景观价值。通过连续多代优中选优,红榄李的抗病性与环境适应性显著增强,为下一步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奠定了种质基础。接下来,东寨港将在演东河两岸试种红榄李,打造一条“红榄李景观带”;还将让老把式与青年技术员结对,共同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研究,为海口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