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以舊換新,“換”來市場新機遇
在北京一家商場的新能源車展台,消費者正在選購新車。姚亞奇攝/光明圖片
消費者在北京舊車交易市場挑選二手車。姚亞奇攝/光明圖片
為什麼要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市場前景如何?怎樣更好滿足老百姓多樣化消費需求?記者就此進行了調研採訪。
1.刺激消費,汽車換“能”蘊含巨大市場潛力
“過去我開油車,現在開新能源車,而且我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已經換了三台。新能源車外觀時尚、技術更新快、越來越人性化,更重要的是用車成本低,充電也更加便利。”北京90后新能源車主嚴謙告訴記者他多次換車的理由:“一般來說,新能源車一個月的用電成本僅有兩三百元,而且現在新能源車充電換電非常方便,隻要不是跑很遠的距離,完全沒有后顧之憂。”他表示已經預訂了新近上市的小米新能源車,“不過可能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提車,可見新能源車在市場上是非常受歡迎的”。
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出台了汽車以舊換新優惠政策。比如,上海市發布了新一輪燃油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置換政策,換車最高補貼1萬元。山東省濟南市發布實施細則,自2024年3月28日至6月30日,對以舊換新的消費者進行一次性補貼。其中,新車為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金額根據不同車價分別為1000元、3000元、5000元,比燃油乘用車的換車補貼力度更大。
另外,記者採訪發現,北汽、比亞迪、寶馬、大眾等車企、4S店均推出了以舊換新活動。多家汽車4S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選擇以舊換新的車主越來越多,他們更加青睞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介紹,一般來說,消費者換乘用車的周期是10年左右,而商用車更新換代可能更快一些。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一些地方政府、企業會主動拿出一部分資金,對消費者進行補貼。因此,以舊換新政策會刺激國內的新車消費,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此外,從傳統燃油車換成新能源車,無疑也會促進我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
數據顯示,202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今年前兩個月,汽車等大宗消費企穩向好,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8.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8個百分點。汽車更新換代將創造規模巨大的市場空間。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今年以來,新型消費蓬勃發展,動能持續釋放。目前,商務部正在抓緊研究細化舉措,在充分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前提下,推動汽車換“能”,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型汽車銷售佔比。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認為,實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利當前、更利長遠。作為人口大國,我國汽車等耐用品市場巨大,蘊含了巨大的更新換代市場潛力,以舊換新大有可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另外,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市場換購需求佔總需求的比重為44%,到2025年有望提高到48%左右。
在吳薩看來,隨著市場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企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供給端的技術創新和需求端的產品升級推動企業提升競爭力、產業格局進一步優化,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推動經濟體系升級。此外,以舊換新將推動高質量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我們要用以舊換新政策,更好地去打動消費者。一方面,給予更多補貼,提供更好的產品﹔另一方面,提高標准,規范市場,促進消費者更新消費。”許海東說,希望相關配套政策盡快明確、出台,汽車企業推出更多配套車型,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以舊換新政策落地落實。
2.暢通堵點,促進二手車流通交易
“最近一段時間,展廳出現一波收購小高峰,車源收購量每天15台左右。”上海某二手車交易市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上海發布新一輪燃油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置換政策以來,前來賣舊買新的市民明顯增多。
“二手車性價比高,交易規范,品質也有保障。看到有1萬元的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想借這個機會置換一輛新能源MPV(多用途汽車),空間更寬敞。”上海市民王先生說。
汽車以舊換新,舊車哪裡去?許海東介紹,以舊換新后,一部分舊車作為二手車進入市場流通,也有一部分無法繼續使用的舊車需進行報廢處理。從二手車交易看,目前,汽車4S店、相關平台等一般都有二手車業務以及相應的管理體系。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累計交易金額為11795.32億元。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表示,近年來,二手閑置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元,用戶規模達到數億人。二手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但還存在交易體制不完善,交易手續不規范,部分關鍵信息不透明、不對稱、不真實等問題,導致消費者二手交易意願不強,制約了二手交易市場進一步發展。
《方案》提出,到2027年,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持續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促進便利交易。
朱黎陽認為,相關政策措施落實生效,將有效促進二手商品交易更加標准化、規范化,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二手商品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前期以舊換新等政策更多強調激發增量消費、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隨著發展階段變化,消費品存量更新換代需求不斷提升,我國消費市場總體上正在由“增量時代”進入“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利於推動消費市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加快轉變,形成以消費為主導力量的國內大循環。
“要系統謀劃,打通供需循環的關鍵堵點。”王青說,政策實施要更多聚焦在如何引領帶動消費端升級,間接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環。通過以舊換新行動促進商品流通,為市場主體創造合理的盈利空間。解決產品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整個循環過程中突出的堵點短板,從根本上形成系統的政策效應。
3.循環利用,完善報廢汽車回收網絡
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是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舉措。
“據估算,1輛報廢的小型汽車精細化拆解后,可分解出約36千克橡膠、70千克塑料、740千克廢鐵、100千克鋁。”朱黎陽說,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回收循環利用,相當於開啟“第二礦山”,可以降低對原生資源的需求,減輕礦產資源開採對自然環境的壓力,減少運輸及生產加工等過程中的碳排放。同時,還可以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此,《方案》提出,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准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准,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准的老舊汽車。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有待完善,回收渠道尚不暢通,部分產品設備閑置在企業和消費者手中或仍在超年限使用,部分則流入非規范回收渠道,被不規范回收拆解企業隨意處置,造成環境問題、資源浪費和安全隱患。對此,應探索新型回收模式,著力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
朱黎陽表示,資源再生利用是回收循環利用過程的關鍵一環。技術創新是推動資源再生利用的核心動力。要加大技術研發創新,著力提升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同時,用好政策支持工具,綜合施策。充分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財政專項資金等,加強對資源回收利用能力建設的支持。統籌落實好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全面評估政策實施情況,動態更新優惠目錄,適時更新產品種類。
“以新一輪以舊換新為契機,推動完善消費市場治理的基礎性制度,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為消費創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王青說,應逐步加強回收行業制度建設,引導回收企業和個體經營者逐步納入統一管理。堅持標准引領、有序提升,進一步完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和行業標准。支持行業協會、企業個體、專家學者等積極參與標准制定,強化重點領域國際國內標准銜接。
(本報記者 劉坤 本報通訊員 張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