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思政课堂主阵地 守好疫情防控责任田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谢梦莹

2020年03月30日14:45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庚子鼠年,疫情突袭,全民战“疫”。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各行各业奋战在一线的英雄并肩战斗,共同应对这场疫情“大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将疫情防控工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如何做好网络思政工作,是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答好的“答卷”。

以情防疫,彰显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疫情袭来,是什么,可以让各省一线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我,义无反顾奔向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是什么,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一呼百应,众志成城信心百倍地抗击疫情?又是什么,可以做到让全中国从繁华的车水马龙到瞬间的一片安静,为全球抗击疫情争取了两个月的时间……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稳住全国防控大局,增强了战“疫”信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连日下降的住院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的病愈率和出院率、拔地而起的雷神山火神山,又一次有力地诠释了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觉悟,全国上下死守疫情防线,科研战士加速研发疫苗,向多国提供医疗援助,展示了中国担当,彰显了国之大义。疫情无情人有情,阴霾之下全党全国人民携手战“疫”,新时代爱国主义在华夏大地再次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大灾见大爱,大爱显担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抗击疫情的精神源动力。思政课教师在这次举国战“疫”课堂上,要带领大学生从教材走向现实,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串联起一个个战“疫”先进事迹,战“疫”英雄故事和战“疫”感人事例,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课讲好,把“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爱社会主义之课讲活,把“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爱党之课讲到心里去,厚植大学生爱中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怀,向大学生唱响爱国主义之歌,传递爱国主义情感。

以理释疫,打破歪理邪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此次疫情与国家发展中任何一个特殊时期一样,每每出现重大的、特殊的、突发的事件,定有豪言壮语,却也不乏歪理邪说。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内,中国以最大勇气壮士断腕果断封城,以最快的速度调动军队、复工生产口罩呼吸机,以最大能力为感染者兜底进行免费救治;对外,中国主动透明通报疫情,紧锣密鼓研发疫苗,积极与国外专家分享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和信息,力所能及援助他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如谭德赛先生指出,“中国应对疫情有力且有效,紧紧抓住疫情中心地区和病毒源头发力,既致力于保护好本国人民,也全力阻止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然而,仍有许多不实言论充斥着网络,污蔑武汉实行的集中安置为“人道主义灾难”、国外个别政客以“中国病毒”“湖北病毒”“武汉病毒”等进行污名化嘲讽……各种打着所谓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的旗号,以极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不断散播“政治病毒”,诋毁中国。

以理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在疫情突发,疫情防控,到疫情决战乃至最后疫情解除的每一个时间环节。大学生居家期间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源源不断地接收国内外疫情信息,其中有些迷离扑朔,有些真假参半,甚至还有抹黑造假、颠倒黑白的错误的负面的信息。如何守好责任田,坚守网络主阵地,向大学生理有据有逻辑地说事实、讲道理,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疫情之下的思政课教师迅速回应疫情局势,前所未有地走进网络中间。不仅要将真实事件、客观情况和详实数据了然于胸,也要把错误信息、虚假新闻和各类谣言做到心中有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上阵,化身网络斗士,从中辨别真伪、找准痛点,抓住大学生需求点与兴趣点为突破口,讲明白讲透彻其中之谬误,其中之虚伪,其中之阴险。时刻做好为学生有理有据有信心答疑解惑的准备。

以法观疫,弘扬法治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法律是国家治理的依据和手段,在疫情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在立法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全国31个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国家卫健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义务人员安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通知》规定了疫情期间七类涉医违法犯罪,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伪劣口罩、哄抬物价、非法运输、谎报瞒报等犯罪行为。在执法方面,截至2020年3月11日,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1907件2361人,审查批准逮捕1658件2009人,依法不批准逮捕135件178人,受理审查起诉1528件1892人,审查提起公诉1166件1394人,依法不起诉22件27人。在司法方面,在坚持程序正义,保证质量和保障权利的基础上,截至3月4日,全国法院采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分别达51.66%、40.53%。在守法方面,2020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刑事案件办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于危害疫情防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省各地依法分别采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非常之法”,人民群众居家隔离,出门主动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如实上报行程信息,以“战时状态”应对疫情。

法者治之端。法律的威严贯穿疫情防控 “一直在线”,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坚持依法治国,依法防疫,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是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国之利器。

每一位一线思政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全国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中去。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也容易被负面信息影响。他们既担忧疫情对学业的延误,又易纠结于社会的违法现象。透过法律之镜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消除疫情环境下的不安全感,树立依法防疫意识,勇于捍卫社会正义。思政课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应对疫情的出台的相关法律,解读好教育部有关学生工作的相关法律部署,深刻体会疫情中守护民生保障线的相关措施等细节性法律法规条文。另一方面更要向大学生传递这些法律条文背后的法治精神与中国疫情防控的法治化水平、凸显法治社会里人民主体地位宗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疫情期间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正当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时代下的思政课,守好“拔节孕穗”责任田,是思政课的历史使命,站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是思政课的第一责任,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便是永葆思政课的青春与活力之秘诀。 

(责编:卢少雄、蒋成柳)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