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自贸港·新起点、新机遇和新使命系列访谈

冯云飞: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2020年05月28日17:08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编者按: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海南如何在自贸港建设中开好局?近日,人民网海南频道邀请海南部分党政机关和企业领导,畅谈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起点、新机遇和新使命”。

人民网海口5月28日电(毛雷、孟凡盛)水是生态环境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河湖泊密布,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南的特色优势。日前,海南省水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冯云飞做客人民网海南频道,他介绍,近年来,尤其是2019年以来,海南通过推动夯实监管责任,河长制湖长制进一步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河湖管理体系,省级河长率先垂范,各级河长凝心聚力,全力抓好河湖管理工作。

2019年,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等19名省级河湖长(含总河湖长)巡河66人次,市、县、乡级河长巡河3.8万人次,各级河长巡河常态化、正规化,对所负责河湖的管理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压实责任、强化监管,有效地推动了河湖问题整改落实。全面健全村级河长体系,形成河湖长制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良好态势。

同时,清理整治“四乱”,河湖面貌进一步改善。开展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共发现、解决问题973个,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53公里、围堤43公里、林地33亩,拆除违建123911平方米。对河湖范围周边直排、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偷排废水污水、超标排放污水等水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全省全年共查处水环境违法案件129宗,罚款2111万元,查封扣押6宗,限产停产2宗,行政拘留21宗。

海南还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地表水水质继续保持总体优良。完成了全省38条主要河流及其流域内的35座水库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相关研究工作。全省列入国家考核的29条城市黑臭水体已消除黑臭,海口美舍河、鸭尾溪、大同沟、五源河水体治理荣登全国城市水体治理光荣榜,海口、三亚入选全国第二批、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4亿元和3亿元财政奖补资金。最近,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批复设立了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推广(海口)示范基地,授予海口市鸭尾溪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优秀示范工程”称号。根据2019年12月底数据,海南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率达93%,17个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对于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持续开展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查办非法采砂类违法犯罪案件57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35人,打掉“砂霸”犯罪团伙26个,查处、取缔非法采砂点2001处;行政立案699起,其中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立案110起、罚款1074.99万元。大江大河、重点水域大规模、长时间的非法采砂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坚持疏堵结合,组织编制《海南省开辟砂源供给工作方案》,启动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江河采砂规划修编工作,积极推广“统一规划、统一环评、统一施工、统一运输、统一堆放、统一销售、统一修复”的河砂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积极保障全省建筑用砂市场供给。

海南还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长效提升河湖管理水平。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责编:卢少雄、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