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自贸港时代,海南乡村振兴怎么干? 

2020年06月10日18:42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六月以来,海南正式迈入自贸港时代。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除了被广泛讨论的“6+1+4”系列制度安排、零关税、金融开放等热点话题,除了宏观上与香港的对比,海南对全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意义等吸睛话题之外,广大的农村、农业、农民以及乡村振兴,有些被“隐匿”。谈城市的多,谈产业的多,谈金融的多,谈农村的非常少。但乡村振兴也同样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范畴。

6月8号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海南自贸港是全岛自贸港,海南主要的人口还是在农村,主要的面积也是在农村,农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海南自贸港是否成功。

笔者想要从《总体方案》以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内容出发,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自贸港时代,海南乡村振兴怎么干?

首先,必须明确一件事:乡村振兴是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和关键内容。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由海南特点决定的。6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海南产业结构中农业占了2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海南自贸港建设短板和最薄弱的基础是“三农”。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海南经济社会能否稳定发展,在自贸港建设中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这是由海南过去几年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决定的。过去几年,海南通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共享农庄等多途径、多方式、多角度的探索和发展,走出了一条极具海南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径。而进入自贸港时代后,为全国探索乡村振兴升级版,也成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也是由《总体方案》等海南自贸港总体规划决定的。“三农”贯穿海南自贸港各类顶层设计、政策精神。无论是“4?13”重要讲话,还是中央12号文件,还是《总体方案》,农业一直是中央支持海南发展的重大举措涵盖领域,包括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推动全域旅游等等。

从《总体方案》来看,自贸港时代,海南乡村振兴会从哪些方向取得突破?笔者认为,海南探索乡村振兴升级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重点突破:

首先,破解平台难题,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对外合作示范区等平台,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居于首位。包括海南在内,当前,我国农业在产业端面临着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具体包括: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等。

这些问题涵盖面极广,远非个体农户、个别企业或者政府就能单独解决。从产业兴旺角度出发,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也需要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新支点、新平台和新引擎。

而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以及共享农庄等园区平台和载体,则能有效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产区和品牌农产品集中,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换挡、结构优化。

《总体方案》中强调,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如何才能有效落实?

比如,可以围绕南繁等科研机构、有关农业企业、种业企业科研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框架下,统筹发展农旅结合、农旅一体化的新型观光型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比如充分利用农业对外合作示范区及类似平台,以涉农产业园的形式,来推动海南现代农业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和对外合作的通道等等,提升农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其次,破解乡村振兴顶层设计难题,通过点状用地、规划先行、共建共享等农业领域的改革创新和制度探索,来构建乡村振兴升级版的制度体系。

自贸港时代,海南不仅肩负着探索“三农”领域新产品、新业态的重要使命,探索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同样关键。

近两年,海南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包括刚刚推出的点状用地制度,拆除乡村发展中的用地瓶颈,建立更加灵活、更加精细的土地利用制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点,建议在海南全面试行、实践、总结成功后,在全国推行。

包括《总体方案》中提到的,“积极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用地新模式,推进农垦土地资产化。建立集约节约用地制度、评价标准以及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处置政策体系。总结推广文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支持海南在全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包括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工作,探索对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等方面实行改革;

包括共享共建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分配倾斜,在统筹解决好企业用地、项目发展需求的同时,充分激活改革红利,确保更多惠及百姓,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的成长和乡村发展结合在一起,促进民生发展。

第三,破解人才难题,通过培训、引入等多种措施,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6月8号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我们对包括农民在内的居民都很好的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在职称、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有一套良好的优惠政策,使他们愿意留在农村。因为今后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全岛同城化,所以必须提升乡村人才的素质。前不久,我们还表彰了海南的名家、英才、工匠、乡土人才,激励本土人才进一步发挥作用。”

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需要构建、振兴乡村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舍得向农村和基层投入,对各类人才发展上给空间、职级上给前途,真正打造出人才愿意流向基层、扎根乡村的好环境。

其中,需要单独说明的是,要引导、凝聚、培育扎根农村的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和青年致富带头人等青年群体,发挥带头人作用,引领更多青年参与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为海南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自贸港时代,海南三农产业发展中,除了基础人才的缺乏之外,还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不够,缺乏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这方面人才,可利用自贸港的人才引进优势,引进发达国家高层次的农业、旅游智力和人才,高起点发展海南现代农业产业及旅游产业等。

第四,破解通道难题,以数字经济+“三农”,为海南乡村振兴提供新通道。

打造数字经济生态,贯穿《总体方案》始终,其中既包括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也包括培育、壮大数字产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以及作为支撑的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等等。

这其中,其实隐藏着数字经济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与“三农”结合。包括农村电商在内,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全国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阶段海南乡村振兴建设中,加强数字经济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业大数据平台、冷链物流信息化、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做强做优农村电商,通过大数据+农业的方式,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将成为重要工具和内容。

第五,破解差异化难题,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近年来,海南各级政府部门在层层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发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还在打造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创新,也贡献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其结果,就是海南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仅2018年,海南全省乡村接待游客1024.64万人次,同比增长7.69%,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12.55%。

而自贸港时代,海南乡村旅游来到了升级关键节点。如何破解海南乡村旅游档次相对不高、游客消费水平低,产业实力不强、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互联网应用水平低、整体档次低等难题?

随着自贸港时代的开启,资金、人才、企业等更多资源将向农村倾斜,而海南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升级乡村旅游,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农旅文三产融合发展的态势和局面,把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真正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升级版新路子。

作为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产业生态价值发现平台,由笔者创办的老杨会客厅一直重点关注、聚焦在乡村振兴领域上。过去一年,老杨会客厅先后于海南海口、北京、四川雷波、湖南靖州、四川都江堰、广西田东、江西兴国、湖南平江、河北张家口、安徽舒城、广东英德、浙江丽水等多地举行农村电商、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受到专家学者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自贸港时代,老杨会客厅将会持续关注海南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梳理、总结、引导、推广乃至复制海南经验和样本,树立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为企业、地方政府、产业从业者提供前瞻性的产业咨询服务,也助力将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建设经验传递、推广到全国更多区域。 

(责编:刘瀚涛、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