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云课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2020年06月13日21:35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6月13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了“多彩文化 点亮生活”文博云课堂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给网友们带来一份“干货”满满的非遗文化大餐。

当天下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邀请潭门镇鲤鱼灯非遗传承人卢家炳,为观众们带来了舞鲤鱼灯表演,表演队伍由十二三岁的青少年组成。古老的民间风俗与年轻朝气的少年郎的组合,让这个传承许久的非遗文化,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卢家炳老师傅为观众们介绍鲤鱼灯的制作过程(李婧瑜 摄)

据悉,舞鲤鱼灯是琼海沿海渔乡在逢年过节所举行的民间风俗活动之一。潭门镇的渔民将鲤鱼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鲤鱼灯进门寓为有利有丁有财并进之寓意,人们借着舞鲤鱼灯来表达对未来岁月寄予的美好期望,而“鲤鱼灯闹春”也于2012年正式入选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跟着直播的镜头,讲解员柴源带领观众们来到《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展览,该展以渔民出海作业为切入点,讲述了勤劳勇敢的海南渔民耕海、做海的故事。曾是渔民的卢家炳,在直播镜头下唱起渔歌,向网友们讲述着航行过往。

直播活动中也展示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室外展廊停靠的“华光礁Ⅰ号”的复原船,船舱采用水密隔舱的技术工艺,船只也因此被列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光礁Ⅰ号”复原船(李婧瑜 摄)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在观众们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并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李婧瑜)

(责编:卢少雄、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