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自贸港 党徽更闪耀”系列报道之一

党员黄茂彬:产业起头我先行 产业发展靠大家

2020年06月29日11:02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编者按:99年!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始终高扬人民至上的旗帜,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99岁生日来临之际,人民网海南频道特别推出“建设自贸港,党徽更闪亮”系列报道,从不忘初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讲述多名基层党员的故事,展现自贸港建设中的党员担当。

人民网琼中6月29日电(樊欢迪)“桑树可是我们全村的经济来源,靠它一年就能收入200多万呢!”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万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茂彬告诉记者。由于海南独特地理环境,田地里大多种植着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但在万众村,村里全部种植着桑树,面积达700亩。这些桑树也成为了村民的“摇钱树”。

黄茂斌在采摘蚕茧。(林学健 摄)

起因

瓜果蔬菜价格低 村民入不敷出

2012年,一直想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的黄茂彬放弃了种植瓜果蔬菜的想法,“之前种过几次,由于瓜果蔬菜的价格不稳定,很容易就亏本。”经过多方调研与思考,黄茂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发展村里从未有过的种桑养蚕产业,但这个冒险的决定却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支持。

“大家觉得不种瓜果蔬菜就会饿肚子,不愿意种植桑树。”甚至在黄茂彬发动村民犁田种桑树时,村民却引水将田地淹了……即便如此,黄茂彬仍不愿放弃,“我作为党员带头先种,效果好了,群众看了,他才认可。”

就这样,黄茂彬自主承包了30亩地,开始钻研养蚕吐丝技术。黄茂彬心里头有一笔明账,3亩水田一年收获的稻谷才赚了5000元,如果全部用来种桑养蚕,一个月就有5000元的收入,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黄茂彬的想法却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当时种桑养蚕的技术不够熟练,管理跟不上,我承包的30亩田的收入也不高。” 黄茂彬却一直坚持下来,慢慢地,养殖和管理技术逐渐成熟,黄茂彬的收入逐月增加,一年之内就赚了2万余元,逐渐成为了村里的养蚕专业户。

转机

村民看到养殖出路 纷纷种起桑树

2016年,村民们在黄茂彬成功案例吸引下,也逐渐改换了思路,纷纷在自己稻田里种上了桑树,仅仅几个月,村里30亩的桑树田发展成了600亩,2016年7月底,万众村整村共种植610亩的桑树,卖出近5万斤的蚕茧,获得近100万元的经济收入。

“这样的收入在以前是没想过的嘞,多亏有黄书记带领。”万众村村民黄振辉在2016年底喜摘“贫困帽”,现在还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小日子过的有模有样。

如今的万众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致富村,村里133户都加入到养蚕队伍中来,“村民种的多的有10亩桑树,一年能赚五六万元,生活基本是没什么问题了。” 黄茂彬笑着说。

“大家愿意跟我学习种桑养蚕技术,我也很开心,说明我这个决定没错的。” 黄茂彬告诉记者,“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间,村民的收入也没有受到影响,大家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更高了!”

使命

不为村民谋福祉就不是好党员

“不为村民谋福祉就不是一名好党员。”这是黄茂彬自200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在今年疫情期间,黄茂彬组织党员、村长和村民代表,合理排班,轮流值守,劝导出入车辆和人员,并做好登记,把好进村的第一道防线,他还经常不定期巡查值守情况。

自1996年入党,黄茂彬已有24年党龄,“当年高中毕业后看到自己家乡的治安不够好,就当选了村委会干部,想着为家乡做一点事情。” 黄茂彬说,“大家愿意学习种桑养蚕技术,赚钱了,日子变好,我看着也开心。”

临近“七一”建党节,黄茂彬依旧忙碌,“我们往年‘七一’都会组织村里党员们举行升国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还要去走访慰问老党员或者困难党员。”2020年“七一”建党节,还加入了一项新的活动——上党课,“作为党员,我们的信念不能丢,党课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力量与思考。”

谈起“七一”愿望,黄茂彬表示:“就希望农民收入增加一点,人均收入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责编: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