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方》

"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 习近平为何提这4点建议

邓志慧、宋子节

2020年09月23日08:14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原标题:"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 习近平为何提这4点建议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回顾过去,联合国走过75年不平凡历程;面向未来,联合国的发展令人期待。“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在后疫情时代,联合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就此,习近平提出4点建议。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为您解读4点建议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主持公道——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

  “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在峰会上,习近平的话语掷地有声。

  75年前,人们以联合国为舞台,进行了集体安全的顶层设计,反对国际社会中任何破坏国际安全的企图,包括和平、发展、反殖民以及人权等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融入了《联合国宪章》,至今仍未过时。

  “我们需要看到一个强大的有效的更负责任的联合国。”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看来,此次峰会召开旨在重申对多边主义的积极承诺,“习近平主席强调‘互相尊重、一律平等’,即勿忘联合国成立的初心,进而主持公道,使联合国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

  多边主义,正是联合国赖以存在的重要原则,代表着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应有权利。

  “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习近平在峰会上强调。

  “联合国要解决霸权主义、霸凌主义、霸道主义问题,在这里‘三霸’没有出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解读道,“因此,我们提出要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联合国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

  75年后的今天,国际社会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但是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没有过时。一方面,霸权主义还远未绝迹,人类公平发展与和谐相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人类和平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效的国家治理与国际对话,而且需要获得相关的地区治理与全球协作框架的支持。

  在讲话中,习近平多次提到“共”字——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中国作为安理会成员国,希望联合国发挥主持公道的作用,也体现出中国维护公道的理念、意志和决心。”张宇燕指出。

  厉行法治——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加以维护。”在峰会上,习近平着重强调联合国宪章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

  “这句话非常关键,即联合国所代表的规则体系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途径。”张宇燕解读道,“各国关系及利益有时会存在冲突,需要依靠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而非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这也与第一点‘主持公道’相互呼应。”

  “‘厉行法治’极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也是针对‘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的重要观点。”阮宗泽这样阐释,“联合国运作规则中蕴含着法治精神,其当前面临的挑战即法治精神需要进一步强化。”

  针对当前一些国家不遵守联合国秩序,阮宗泽表示,“联合国通过的诸多决议建立在各国长期协商的基础之上,但是某些国家固执于单边主义,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严重挑战了联合国的法治精神,损害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和国际秩序。”

  在峰会上,作为大国领袖,习近平的铿锵话语彰显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

  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决抵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强调规则、强调制度,依靠规则和制度来办事,解决合作和分歧,这是联合国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作为大国所极力主张的。”张宇燕指出。

  “通过强化对联合国有关法治精神的遵守,才能真正兑现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才能拥有更加有效的多边主义。”阮宗泽表示。

  促进合作——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

  “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成立的初衷,也是联合国宪章重要宗旨。”在讲话中,习近平着重强调,“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既解决不了本国问题,更应对不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可以说,联合国是一个求同存异的机构,因为联合国由一百多个成员国组成,各国千差万别,并不要求大家完全一样。但是围绕共同‘公约数’,各国应当携手应对问题。”阮宗泽解读道。

  “为何要突出‘合作’?因为尽管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价值观念不同,但是人类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张宇燕指出,“想要迎接挑战,不能依靠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而是携手共进。”

  回顾过去,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表现出寻求合作共赢、敢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尽己所能为各方共同发展搭建平台、共享机遇。

  谈到如何促进合作,习近平提出三个“代替”——“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通过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在阮宗泽看来,三个“代替”为处理各方利益分歧提供解决思路。“处理分歧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协商、合作,一种是采取简单粗暴、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面对选择,我们重申要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联合国的作用和支持。”

  “联合国为协商分歧、矛盾提供了最好平台,避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人。”阮宗泽评价道。

  “实际上,习近平主席谈到的是中国为解决国际关系、全球性问题提供的思路,以合作应对共同的难题与挑战,最终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张宇燕说。

  聚焦行动——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

  “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在峰会上,习近平强调行动的重要意义。

  “要对多边主义给予确认、强化、支持,这对于联合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阮宗泽表示,“多边主义是联合国的一面旗帜,也是基石,联合国的成长和发展要基于多边主义。”

  “而且一定要有行动,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而是言行一致地支持联合国多边主义。”阮宗泽阐释道。

  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坚持多边主义,在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中国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全世界需要国家提供……

  在讲话中,习近平特别强调“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把应对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作为联合国工作优先方向”“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视促进和保护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工作重点。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的突出位置,强调生存权、发展权,这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实利益。”张宇燕提出。

  “总体来看,习近平主席讲话贯穿联合国理念、制度、合作方式,最后落到行动,逻辑清晰,成果可视。”张宇燕坦言,“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规则体系,是我们的基本态度,处理国家间利益冲突时,要通过制度建设、制度维护与制度实行加以协调。”

  同心协力,携手共赢。在国家间互动频繁的当下,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密切相关。中国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责编:陈海燕、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