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万宁策”系列报道 之一

文彤明:我在万宁北大村的八百个日日夜夜

【查看原图】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为展示万宁扶贫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脱贫攻坚万宁策”系列报道,讲述万宁脱贫攻坚故事,传播脱贫攻坚中最真实、动听的声音。

北大村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队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文彤明

人民网万宁10月31日电(记者 毛雷)到北大村驻村扶贫,是文彤明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2018年5月18日,在中共海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文彤明受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选派,到万宁市北大镇北大村驻村扶贫,任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队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记得送我来的同志们离开后,我才发现这里的人除了刚刚见过面的村干部,谁都不认识,连晚上在哪儿落脚都不知道。”当文彤明满怀期待来到北大村时,却被眼前的现实浇了一盆冷水。这是一个地处偏远的黎苗民族山村,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70%以上,基本的用电都难以保障,是“十三五”省定深度贫困村。

怎么办?面对这样“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文彤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下定了决心:“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决不能作秀混日子,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过上好生活。”

他扑下身子、走村入户,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摸清了北大村的基本情况,并在心里勾勒出带领黎村加快发展的新蓝图,那就是联结村民、联结党员、联结企业,建强一个支部、做强一批产业、培育一股正气、树立一面旗帜。在随后的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一头扎进北大村,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把村委班子构想的“三个联结四个一”从想法变为实践,为积贫积弱的旧黎村绘制出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建强一个支部 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文彤明深知这道理。北大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驻村后第一次召开的党支部扩大会议上,文彤明就大胆提出了北大村党支部摘掉“软弱涣散”帽子、争创万宁市“五星级党组织”和海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的目标。

说干就干!文彤明提出,要建强北大村党支部,关键是要做到“三有”:有一个联系干群的阵地,有一股拼搏向上的精神,有一批管用实用的制度。

为了搭阵地,文彤明多方求助,争取到社会帮扶力量海马集团投资近40万元,将村委会陈旧的办公区改建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办公,而且设有便民服务点、乡村图书室、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并配套建有标准塑胶篮(排)球场、党建文化广场等。如今的村委会广场,入夜后不再是漆黑一片,变得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党员们在这里学习交流,村民们在这里运动健身,成为凝聚干群的“新堡垒”。

为了提精神,文彤明深入研究北大村的历史,了解到北大村早在1926年4月就成立了万宁县第一个黎族中共支部——中共新富乡支部,而且是解放前万宁县委的驻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文彤明以此为切入点,在万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10月创建了“红色北大”党建品牌,开办“红色北大”党课讲堂,创办《红色北大》期刊,开展“红色文化”“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党员群众在重温老一辈“北大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少贫困户逐步克服了生活懒散、不求上进的不良习惯,走上了勤劳致富的新路。

为了建制度,文彤明组织修订了北大村《“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针对村里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居住分散,而且平时要干农活的实际情况,创新了“日程集中、议程分列”的“多会融合”模式,既解决了党员召集难的问题,又保证了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党员干部经常聚在一起谈工作、谋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先锋队。

北大村第一书记文彤明讲解种植斑斓叶的食用价值

做强一批产业 夯实脱贫攻坚经济基础

以前的北大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靠槟榔和橡胶,农民收入很低,三分之二的农户是贫困户。文彤明深知没有产业支撑,就难以彻底脱贫、持续脱贫,因此他下决心要让北大村的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的路子。

经过充分调研,文彤明发现北大村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养殖黑山羊和种植百香果。于是他第一时间向省农业厅领导汇报,争取产业发展资金1100万元,在北大村建成了黑山羊养殖基地和百香果种植基地。2019年投入运营,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出栏成品黑山羊1630只,采收百香果10万余斤,实现产值380多万元,不仅给贫困户分了红,而且为北大村集体经济创收54万元,让全体村民分享发展成果,大大增强了村集体持续发展的后劲。

收获“第一桶金”后,文彤明带领村集体乘势而上。

一方面,推动“扶贫项目”向“富民项目”延伸。把村民吸纳到黑山羊养殖产业中来,争取万宁市政府安排100万元发展资金,建成黑山羊扶贫特色养殖小区,采取“政府+公司+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福羊公司统一建设标准羊舍、统一按成本价投放种羊、统一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市场价收购羊羔,目前全村已有23户农民圈养黑山羊,仅半年时间,户均养殖收入达2万多元。

另一方面,推动“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转变。充分利用各类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为了在林下种植斑兰叶、可可、咖啡等经济作物,文彤明多方联系,争取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在北大村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点,合作建设20亩的斑兰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粽香斑兰”优良品种和“槟榔间种香露兜”等种植模式。发动陈云超等47户脱贫户利用撂荒地和庭院种植百香果150余亩,带动蒋玉红等30多户脱贫户在村产业基地务工,带动胡永英等8户农户种植牧草56亩。

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北大村人均收入从“十三五”末的2800余元增长到2019年的14554元,贫困户全部脱贫,走上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路。

北大村第一书记文彤明与养殖基地的技术人员交流

培育一股正气 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北大村坐落在牛角岭、望海岭脚下,四面环山,相对闭塞,村民们多年来养成了铺张浪费、封建迷信、乱丢乱弃等陈规陋习。文彤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乡风民风不扭转,就难以形成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在一次乡村治理专题会上,文彤明喊出“一定要把北大村建设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卫生环境抓起。文彤明和党员干部一起,带头抓人居环境整治,每周三定为“保洁员清洁日”,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定为“全村大扫除日”,让农民自己动手清洁家园。同时,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在村里建起了标准旅游卫生公厕、旅游公交站点,推进“垃圾分类”,开展“文明卫生家庭”评选,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努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广大农民在美化家园的过程中,思想受洗礼,习惯被改变,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文彤明起草了“红八条、黑八条”的村规民约,在村委会前设立“红黑榜”,对殡葬改革户、文明卫生户、最美婆媳户等上“红榜”的给予2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奖励,对懒散、酗酒、购买私彩、参与赌博、铺张浪费、不孝敬父母、 家庭脏乱等上“黑榜”的,不享受村委会3个月服务及相关优惠政策。现在,北大村的“红黑榜”被村民成为“仪容镜”,起到了“照镜子、正衣冠、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丁坡村小组村民林先龙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上进心,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到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务工,现在已经成长为技术员,不仅娶妻生子,还盖起了新房,成为北大村年轻人中的“致富典型”。

用教育铺就北大村的未来。文彤明深知教育是贫困地区“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他的组织下,北大村成立了“教育发展促进会”,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2019年北大村5名学子考上大学,结束了村子里几年没有学生考上大学的历史。

树立一面旗帜 甘做脱贫攻坚的老黄牛

扶贫工作贵在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两年来的实践让文彤明明白,农村工作困难重重,但只要真正走进村民心中,很多难题都会春风化雨、迎刃而解。贫困户刘运明以前脾气暴躁、游手好闲,文彤明跟他交朋友,用真情感化他。2019年,刘运明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加入北大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很快就学会了技术,不仅自家种了3亩百香果,还被特聘为技术员,全年收入8万元。刘运明常对人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文书记。在文书记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就是我的标杆和旗帜。”

文彤明能够扎根北大、服务北大,从陌生的“外来户”变成村民无话不谈的“知心人”,离不开家人的无私支持。他育有一双儿女,儿子上初中,正值青春期,需要父母细心的教育引导;3岁的小女儿更是渴求父亲的陪伴。

为了北大村,文彤明只有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才能拿出手机和家里的老婆孩子视频通话,每次听到小女儿不停的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啊?”,他总是深感内疚,强忍着泪水。文彤明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常年吃药。2019年7月,母亲病重住院,当时正值脱贫攻坚迎接国考和全省大比武的关键时刻,文彤明只能强忍内心的悲痛,嘱咐哥哥姐姐轮流照顾老人,自已却夜以继日的坚守在扶贫工作岗位上。他知道,家里人需要他,北大村更需要他!

有心人,天不负。在文彤明以及一大批像文彤明一样的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北大村也已今非昔比。

两年多来,北大村相关事迹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杂志社、中国致公网、旅游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北大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9-2021年度海南省卫生村”,北大村驻村工作队被评为“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北大村党支部被评为万宁市2019年度“五星级党组织”。文彤明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万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脱贫攻坚中队长、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海南省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谈起这些荣誉,文彤明说:“感谢党组织把驻村扶贫的重任交给了我,让我在农村得到了锤炼和成长,收获了一生难忘的宝贵财富,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脱贫攻坚的事业做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无悔的答卷!”(完)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2020年10月31日09:43
分享到:
(责编:卢少雄、蒋成柳)